-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风电机组直击雷防护
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风电机组防雷与接地 第3章:风电机组直击雷防护 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 风电机组防雷与接地 长春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简介 第3章 风电机组直击雷防护 一、风电机组的雷击特性 二、叶片的直击雷防护 三、机舱的直击雷防护 四、塔架的直击雷防护 五、轴承的直击雷防护 六、典型风电场雷击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1、风电机组雷电灾害的严重性 (1)风电场雷灾统计数据 Δ 德国、瑞士、丹麦的风电场雷击频率 风机年(风机总年数):统计学概念,统计区间内的风机总台数,单位:台年 年雷击次数:N=KNgSe Ng--年均地面落雷密度 Ng=0.024Td1.3 Td—当地年均雷暴日数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1、风电机组雷电灾害的严重性 (1)风电场雷灾统计数据 Δ 地理条件的影响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1、风电机组雷电灾害的严重性 (2)风电场雷灾统计数据 Δ 雷击损害比例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2、雷击的特性 Δ 雷击部位 动态最高点---叶尖 弱雷的雷击点更多 有效的上行先导可以减少雷击点 强雷雷击点 弱雷雷击点 无上行先导 有上行先导 有接闪器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2、雷击的特性 Δ 雷击率:每100台风机年中遭受雷击的次数所占的 比例。 德国雷击率统计数据 10%左右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2、雷击的特性 Δ 相对雷击率:取机舱对地高度为30m机组的年雷击率为基准值,将30m以上机组的年雷击率相对于该基准值的增量表示为该基准值的相对值,称为相对雷击率。 高度增加相对雷击率提高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3、雷击统计 Δ 轻微雷击事故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3、雷击事例 Δ 严重雷击事故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4、风电机组防雷保护等级及保护区 Δ 防雷保护等级 ※ 2MW以上机组防雷保护等级为I级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4、风电机组防雷保护区 Δ 防雷保护区划分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5、风电机组防雷保护系统总体构成 雷电保护系统 外部防雷 内部防雷 大气端系统 下引导体系统 大地端系统 等电位连接 电磁屏蔽 电涌保护器 直击雷防护 感应雷防护 一、风电机的雷击特性 6、风电机组防雷接地的总体路径 二、叶片的直击雷保护 1、叶片防雷 叶 片 防 雷 叶片防雷重要性 雷击造成叶片损坏 位置最高是雷电袭击的首要目标 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最昂贵的部件 雷击造成的巨大声波,对叶片结构造 成冲击破坏 雷电击中叶尖后释放大量能量,雷电 流使叶尖结构内部温度急骤升高,造 成叶尖结构爆裂破坏甚至开裂; 二、叶片的直击雷保护 2、叶片防雷措施 雷击叶片雷电流路径 三、机舱的直击雷保护 1、机舱防雷措施 Δ 现代大多数风力机的机舱罩是用金属板制成,这相当于法拉第罩,对机舱中的部件起到了良好的防雷保护作用。 Δ 机舱主机架除了与叶片相连,还在机舱罩顶上后部设置一个(数目可多于一个)高于风速、风向仪的接闪杆,相当于一个避雷棒,用以保护风速计和风向仪免受雷击。 三、机舱的直击雷保护 2、叶片到机舱的防雷过渡 Δ 轮毂与机舱间过渡段上有三个并联的电火花放电间隙,彼此相差120°,每个电火花间隙还有一个电刷,用来补偿静态电位差。 Δ 始于叶片接闪器的引下线延伸到叶片根部的金属环,该环与叶片轴承和轮毂电气隔离,由穿过该环的弹性连接将雷电流传到轮毂。 电刷 四、塔架的直击雷保护 1、塔架的直击雷防护原则 四、塔架的直击雷保护 2、塔架的防雷连接 Δ 塔段与塔段之间的接地连接用70mm2镀锡铜编织带,共需9根镀锡铜编织带,其中底座环与下塔段连接为3根,下塔段与中塔段连接为3根,中塔段与上塔段连接为3根。 Δ 塔段与塔段之间每组接地极都要连接良好,不能遗漏,连接前先对镀锡铜编织带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