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网控全局]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的世界,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走向绝境—— 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树枝下丝带吊环里,另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断头台的铡刀下,而两人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就是在这个年代以后,东西方的崛起与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崇祯皇帝 查理一世 一、《大宪章》(1215年)——有限王权 《大宪章》第14条 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 《大宪章》第39条 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法审判,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英国《大宪章》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也不得随意侵犯臣民的人身自由。 《大宪章》的颁布对英国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确立了议会主权 C、限制了王权 D、确立了王权至高无上 第三单元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原因 (1)背景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工场手工业、圈地运动、海外贸易和掠夺) ②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成长 ③政治:有限王权;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詹姆斯一世:宣扬“君权神授”,与议会冲突 查理一世:无议会统治、搜刮钱财、镇压人民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经过 (1)标志:新议会的召开(1640) (2)内战(1642-1648) (3)共和(1649-1653) (4)护国(1653-1658) (5)复辟(1660-1688) (6)完成:光荣革命(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1640 1642 (马斯顿荒原 纳西比) 1649 1653 1658 1660 1688 1689 三、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 1.确立:《权利法案》(1689) (1)内容: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结果: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责任制内阁 2.君主立宪制度 (1)概念: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2)特点: ①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②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③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④议会具有立法权,内阁对议会负责,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3)作用: ①结束君主专制,是历史的进步; ②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为各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模式。 四、英国的议会改革 1、1832年议会改革 (1)根本动力:工业革命 (2)影响:使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 2、1867年议会改革 (1)原因:群众运动风起云涌 (2)影响: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3、1884年议会改革: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4、1918年妇女获得选举权 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 妇女选举权的年龄资格降到21岁,与男性相同。 (至此,所有的成年男女都获得选举权) 1921年 妇女获得选举权。 1918年 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基本实现男性户主的选举权)。 1884年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67年 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32年 结 果 时 间 1.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3.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4.三个转移:立法权力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 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专制转移到工业资产阶 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小结 四个法案体现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大宪章》------有限君主制 《权利请愿书》-----反对专制王权提供法律依据 《大抗议书》--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 《权利法案》--用法律确认资本主义制度 难点突破: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概念: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2.基本特征: (1)实行普选制。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实现人权自由的原则。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3)政党政治突出。 (4)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3.作用:用和平方式调节了社会矛盾,保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