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学院讲座)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求实效.ppt

(2014年10月学院讲座)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求实效.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10月学院讲座)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求实效.ppt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求实效 ——从评价角度谈科学教学 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王文军 wwj8290@163.com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人之所以要接受教育,是因为教育能提升人的境界和层次。 教育理想:用心做教育。 良心、爱心、感恩心和平常心。 理想课堂:学生喜欢,质量不错,负担不重。 教育现实:功利、眼前、成绩。 三流家长看成绩、二流家长看成长,一流家长看自己。 一、一种境界:“用一辈子去思考” 要成为一颗大树的条件:时间、不动、根基、向上长、向阳光。 要想成功,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愿望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既要教学,更要研究教学,怎么教、如何学。 我们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学“考”。即要学习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和生命的意义。 孩子可以输在成绩的起跑线,但不能输在人格的起跑线。 “教学”之涵义 教学是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 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 案例1.乘气球 2014年5月7日,南京某公司在探伤作业中意外丢失黄豆大小的放射源铱-192,三天后被追回。铱-192发出的物质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钢板,这一性质可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结合图示可推知, 铱-192最有可能发出的是 A.可见光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二、没有实验活动,课堂就缺灵性 (1)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本质包括四个维度: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套研究的方法,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种价值取向。后三个维度都涉及到科学实验。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激发学习兴趣、理解科学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科学实验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经历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如通过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这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探源求真、尊重事实、不懈追求)。 科学学科的灵魂是实验,没有实验或活动就没有科学生气,也失去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20题、24题(0.43,满分率5.5%,第一空11%)、25题(0.58) 28题(0.3最低,0分率40.3%,满分率3.3%)、30题(0.57,满分率11.9%;0分率10.3%)、31题(0.35)、32题(0.41) 案例2. 白磷燃烧 三、认真研究试题,勿忘钻研课标 课标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规定了学习的三维目标(课程目标,而不是课时目标,是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方面)。 准确把握学习目标 案例3.电路图 案例4.酸的性质 要求:忌大、多、空、偏。要简明扼要、易于达成、便于反馈、能够测量、规范表达。 八下29题0.56 在“观察土壤生物”的活动中,应选取 ▲ 的土壤为样本,原因是这样的土壤中容易找到各种生物;如图所示实验能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 。 28题(八下0.31全卷最低) 2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满分率:9.3%,0分率:39.3%) (1)连接玻璃管与橡皮管时,要先把玻璃管口 ▲ ,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橡皮管中;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 反应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 (3)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 催化剂,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 。 A.探究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变化 B.探究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C.探究二氧化锰的物理性质是否改变 四、深入研究教材,用好教学资源 有效的教材钻研就是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具有的双重特点:经验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即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关系。按照学科逻辑、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学生学习活动展开的心理逻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