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与输血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一节 静脉输液 遵义医专护理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敖春 学习内容 静脉输液目的 静脉输液操作方法 常见输液法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输液故障的排除 静脉输液常见的输液反应 重点、难点 密闭式静脉输液术 输液常见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及防治 病案剖析 患者,男性,68岁,已婚,干部,大学文化。主因食道癌术后、右枕部转移癌术后、左锁骨淋巴结转移,于一年半内先后10次入院治疗。在静脉输入紫杉醇时,不慎药液渗漏血管外,范围约10㎝×6㎝,穿刺部位右手前臂内侧下1/3处,当时患者局部皮肤红、肿严重,疼痛呈持续性刺痛。 输液发展史 17世纪 英国医生哈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血液循环的 理论,为后人开展静脉输液奠定了理论基础,被称之为现代静脉输液的鼻祖。 1656年 英国医生Christopher和Robert开创了输液治疗的先河。 1831年 霍乱流行西欧时,苏格兰医生Thoma Latta用煮沸后的食盐 水注入病人静脉以补充丢失的体液。 1972年 美国成立静脉输液护士协会(AAIVN) 1987年更名为静脉输液护理协会——(INS) 学会的宗旨:使静脉输液护理这项特殊的实践标准化,使病人的医 疗护理在质量、花费、效果三方面得以保证。 1999年 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静脉输液 定义:将大量无菌药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技术。 原理: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脉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 一、 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血容量,改善人体循环。 3、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 4、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 复。 二、常用溶液 晶体溶液 胶体溶液 静脉高营养液 晶体溶液 ⒈ 葡萄糖溶液? 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 液。 ⒉ 等渗电解质溶液? 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等渗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等。 ⒊ 碱性溶液? 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 ⒋ 高渗溶液? 20%甘露醇、25%山梨醇、 25~50%葡萄糖溶液等。 胶体溶液 ⒈ 右旋糖酐? 中分子、低分子右旋糖酐。 ⒉ 代血浆? 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聚乙烯吡咯酮等。 ⒊ 血液制品? 5%白蛋白、血浆蛋白等。 三、输液原则 原则:根据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程度来确定。应遵循: 1、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2、先快后慢 3、宁少勿多 4、补钾原则: 输钾原则 四不宜 不宜过早 见尿补钾; 不宜过浓 不超过0.3%; 不宜过快 成人30-40gtt/min; 不宜过多 成人每日总量不超过5g,小儿每日0.1—0.3/Kg 四、输液部位 1、周围静脉 上肢: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 下肢: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网 2、头部静脉 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枕部静脉 3、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 上、下肢静脉解剖图 头部静脉 五、输液技术 (一)周围静脉输液法 评估 ⒈ 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及营养状况等。 ⒉ 患者心理状态,对输液的认识及配合程度。 ⒊ 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肢体活动度。 ⒋ 输注药液包括药物作用,副作用,质量,有效期及配伍禁忌。 用物 输液器 针头 液体袋 输液器 头皮针头 0.45#(褐色)? 0.5#(橙色)? 0.55#(中紫)? 0.6#(深蓝) ?0.7#(黑色) ?0.8#(深绿) ?0.9#(黄色) ?1.2#(粉红)? 液体瓶、袋 新探索 静脉穿刺进针深度   为探讨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的长度。通过对100例病人采取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大于4 mm和见回血后再进针约3 mm两种方法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约3 mm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且降低了输液中断率。因此,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约3mm较妥。   --李卫华,林晓琪,刘森珍,陈佳佳. 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长度探讨.护理研究.(2004),18(10):917. 注意事项 ⒈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⒉ 计划性地安排输液顺序,注意配伍禁忌。 ⒊ 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⒋ 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严防空气进入静脉。 ⒌ 输液中加强巡视,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及时处理和记录。 ⒍ 需24小时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器。 静脉输液速度的调节 原则:根据药液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心肺肾功能状况调节 成人40~60gtt/min,小儿20~40gtt/min。 心肺肾功能不良者,老年体弱、婴幼儿、输入刺激性较强的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