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乡村写照 苦难生活牧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地乡村写照 苦难生活牧歌

边地乡村写照 苦难生活牧歌   [摘 要] 长篇小说《花旦》以其特有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占据着宁夏文坛不可撼动的地位。其所提到的民俗文化活动有44种,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令我们感到遥远的祈雨活动更是鲜为人知。干旱是西北山区特有的本色,祈雨曾是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仪式。我们可以从祈雨的祭品、道具、行装,甚至祈雨歌的歌词中看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苦难与艰辛。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祈雨这种民俗文化活动已经永久的淡出历史舞台,即将淡出人们的记忆。对民俗文化活动的追忆是对历史的重视、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关键词] 花旦;祈雨;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44-4 《花旦》这部上中下近80万字的长篇小说,堪称宁夏篇幅最长的小说,它以大西北腹地西海固一个叫红城子的村庄为中心展开描写,全面辐射了大西北的人文风貌和风土民情。整部作品以西北地区民间秦腔艺人——当家花旦齐翠花的坎坷经历为经线,以众多民俗活动为纬线。《花旦》对整个西部民俗文化有着极好的拯救和传承意义,它将会成为以后人们了解和研究西海固文化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是会发现她的巨大价值的。 西海固这个“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干旱缺水,干旱似乎成了这一地方的本色。千百年来由干旱而衍生出来的一些民间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渐行渐远,甚至有消失殆尽的迹象。近些年来,由于大众文化娱乐化、消费化的内在逻辑已经消解了很多具有恒久意义的东西,造成的后果便是“遗忘”,遗忘历史,遗忘经典,遗忘我们曾经的那些记忆。 忘记历史便意味着背叛,当我们回过头时发现我们失去的已经太多。重拾那些遗失的,散落的文化碎片;保护那些曾经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花旦》的作者从抢救西北民俗文化的角度出发,给我们将一些几近消失的民俗活动一一复原呈现,使那些遥远但却亲切,陌生但却淳朴的民间活动一次次扣动我们的心扉,勾起我们对曾经人们苦难生活的追忆。曾经是西海固乃至西北地区非常隆重的民俗文化活动——祈雨。也已在我们的记忆里渐行渐远。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和科技尚未发达的近现代,西海固地区的人们依然处在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原始农耕状态下。遇到干旱的年份吃饭自然成了问题。因此人们便产生了对天(自然)的无限敬畏。由人们的这种敬畏心理也就衍生出了祈雨这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一、人们对祈雨的虔诚与重视 (一)对祈雨的重视 1.对执掌宝瓶人选的确定。执掌宝瓶是祈雨中最神圣的事,一般人难以胜任,所以大多会选择德高望重,大福大贵之人委以重任。由于红富贵是“贵人他爹”,这个特殊身份才使他被委以重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会长派来请红富贵的小伙子口里得出:“会长让你无论如何要执掌宝瓶,说你是贵人他大,你执掌宝瓶定能求到雨。”由此可见大家对祈雨时执掌宝瓶的人选是慎之又慎的,而这些慎重正是源于他们对祈雨的虔诚。 2.对女人的回避。由小说中红富贵对妻子齐翠花去向的揣测中我们可以看出祈雨是绝不容许女人看的。文中红富贵道出了这样的担心:“也许她对求雨感到好奇,等着看人家祈雨哩。唉!糟了。祈雨是坚决不让毛头女人看的。女人一看,神功就白费了。她不懂规矩,是要闯麻达的。”祈雨时对女人的回避是毫不含糊的,祈雨路上,由戏班子装扮起来的王、赵、马、温四大灵官神手持金鞭金砖(还有两位手握柳耙条的后生)驱赶一路行人,特别不让女人冲撞祈雨队伍的马头。这里折射出的不光是人们对祈雨的虔诚,更折射出一种西部民间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 3.祈雨时对诚心的要求。这一点在张会长的言论中是有所体现的,面对人们参差不齐的祈雨歌张会长道出了他的担心:“好多人都不会唱,嘴里乱搅合,像个七窟窿狼一样。这个唱法,玉皇老爷一看人心不齐,不像祈雨的样子。还能给你把雨下?”可见,祈雨时人们一定要心齐虔诚。 (二)对祈雨的虔诚 1.祭品的选择 人们祈雨时的虔诚也体现在祈雨的祭品上,祈雨时祭品可谓丰盛至极。文中这样写道:“紧跟在娘娘轿子后边的是九顶担架。担架用木头制成。前四顶担架分别镶装着牛、羊、猪头,还有一只活的公鸡。三只牲畜头上的毛都被刮掉,牛角、羊角、和猪耳朵上都绾上大红绸子,挂了荷包。后五个担架分别担着装在木斗里的五谷杂粮,有麦子、豌豆、玉米、糜子、荞麦。 辅助三牲祭祀的还有一只活的公鸡,古人对鸡赋予了太多的象征意义。在祈雨时用活的公鸡主要意义在于它的避邪、去灾和神明意义。所以活的公鸡被用到了辅助三牲祭祀祈雨的活动当中,其驱邪去灾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除了活的公鸡辅助三牲祭祀外,小说中还提到了五谷祭祀。所谓五谷就是书中提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