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前!向前-《军歌》诞生前前后后.docVIP

向前!向前!向前-《军歌》诞生前前后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前!向前!向前-《军歌》诞生前前后后

向前!向前!向前:《军歌》诞生前前后后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是雄壮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每次听到都让人热血沸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前身是《八路军进行曲》。当年,这首歌在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中传唱开来,并由此传遍长城内外,鼓舞着八路军健儿奋勇杀敌。今天,这首伴随着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英雄进行曲,不知激励了多少热血青年投身军旅、报效祖国。 窑洞里诞生的红色战歌 1939年四五月间,作曲家郑律成听说从晋西游击区来延安医治跌伤的诗人光未然与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合作写了一部《黄河大合唱》的消息后,向公木提出搞个《八路军大合唱》,约公木写词。关于写“大合唱”的由来,公木后来回忆说:“当时冼星海和光未然合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很受欢迎。大合唱这个名称就是由此听说的。那什么是大合唱呢?不但我不了解,郑律成也不很了解。郑律成就跟我说,咱们也写个大合唱吧。那咱们写什么呢?就写八路军吧,八路军大合唱!要写就写8支歌,八路军嘛。他连起来做个谱儿,大家一块儿唱。” 1939年7月,在主持抗大工作的副校长罗瑞卿的率领下,抗大数千名教学员工奔赴华北敌后办学,政治部只留下了公木和郑律成。他们两人原本是要被安排到即将成立的抗大三分校政治部宣传科工作的,由于各部门人员一时还难以调配齐全,工作上也就出现了暂时的空暇。这对绝佳搭档于是趁这段时间开始《八路军大合唱》的创作。 公木坐在昏暗的窑洞里构思。诗人的思绪已透过了耳边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飞越到前方,曾经经历过的战地生活历历在目,想象冲破时空,诗情迸发,文思泉涌。不到1周时间,公木就创作了7首歌词:《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炮兵歌》《骑兵歌》《冲锋歌》《军民一家》,加上原来的《子夜岗兵颂》,一共8首。 公木不是科班出生,作词常常听郑律成的意见。从命题构思到谋篇造句,公木都依照郑律成的要求完成。郑律成设想《骑兵歌》中有马蹄嗒嗒前进的脚步声,《炮兵歌》有轰隆隆震天响的气势,《八路军进行曲》则要长短相间、寓整于散、韵律和谐、节奏响亮,中间还要并排安插上三四个字的短句,诸如此类,公木凡能做到的都统统照办。 创作《八路军军歌》歌词时,公木心想: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第一仗,也是平型关战役中战斗最惨烈、战果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一次重要战斗。八路军以简陋的装备主动攻击日军主力师团并首战大捷,因而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信。为此,“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两句响亮的歌词被他写入《八路军军歌》中。 随后,公木一气呵成,写就《八路军军歌》歌词。 “声为乐体,诗为乐心。”公木在窑洞里凭借党对时势的洞察,自己对人民军队的体认,展开想象的翅膀,完成了大气磅礴、脍炙人口的歌词。郑律成谱曲也很“神”。本来谱曲需要乐器,但那是物资匮乏的年月,延安的条件很艰苦,公木回忆郑律成的创作过程时说:”没有钢琴,连手风琴也没有,只是摇头晃脑地哼着,打着手势,有时还绕着屋当中摆的一张白木楂桌子踏步转悠;意识到我在带着笑意注视他,他就走出窑洞,躲到崄畔或爬上山坡去创作。制谱似乎比作词更费斟酌些,他经常用鼻音哼哼同一个调儿来,征求我的意见……” 经过一番呕心沥血的琢磨,9月初,《八路军大合唱》的全部编曲始告完成。这部大合唱从多个侧面塑造了八路军将士的英雄形象,有着锐不可当的前进气势,堪称中国音乐史上一部表现人民军队战斗生活的优秀大合唱作品。 大合唱完成不久,抗大三分校正式开学,郑律成被调到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公木则在三分校做教育干事。郑律成虽然离开了抗大,但他经常回来为三分校的官兵们教唱《八路军大合唱》。一时间,不论在学习课堂还是在训练场上,不论在行军途中还是在集合会场,到处都能听到有人在唱:“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北有黄河,南有长江,波涛滚滚流向东方……”郑律成把美妙的音符化作战斗的武器,词曲浑然一体。当然,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八路军进行曲》。 长了翅膀的“大合唱”唱响根据地 1939年冬天,《八路军大合唱》由鲁艺音乐系油印成册,并由郑律成亲自指挥,在中央大礼堂进行专场演奏,公木也被邀去参加。当时既未宣布谁写词,也没说明谁作曲。公木后来回忆道:“那时我们从不计较名利,在台下听听,听完就走了。也没认为自己写的东西有多么了不起。” 自此之后,《八路军大合唱》像长了翅膀,不只在延安的山山岭岭间回荡,又很快传到了前方。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记者爱泼斯坦曾讲过他到解放区时,第一次听到《八路军军歌》的情形:“我不知道这么美的歌是什么内容。我对一个同志说我想知道歌词。我们一路骑马,他一路翻译,我就一路在一张折叠的纸上记下来。那天晚上我写消息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