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_
第六章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 呼吸系统 肺脏 肺泡结构 Ⅰ型细胞(扁平细胞)和Ⅱ型细胞(分泌细胞) 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上皮细胞) 二、肺脏对药物的代谢和肺损伤 (一)吸收 (二)代谢 (三)消除 (四)蓄积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发现:经过一次肺循环后,75%的普萘洛尔、60%的利多卡因和75%的芬太尼被肺吸收。 (一)吸收 1.气态化学物 气体毒性作用的形式,取决于它在呼吸道沉积的部位。沉积部位取决于它的水溶性(水溶性差的,沉积部位深)。 吸收速度,取决于它的脂溶性(脂溶性强的,吸收快)。 2.气溶胶 药物微粒或小滴(气溶胶)在呼吸道沉积的部位,主要取决于微粒大小。 通常只有0.5~2 μm的粒子才可吸入肺泡 气溶胶的直径﹥10μm者多数被阻留在上呼吸道 ﹤0.1 μm者则由于其布朗运动而随呼气而呼出 溶解度大的易在上呼吸道吸收,溶解度低的气溶胶易到达肺泡被吸收 (二)代谢 转化外源性化学物的酶系,主要有细胞色素P450、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细胞色素b5、NADP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药物对肺脏的损伤 上皮细胞 肺血管内皮细胞 I型肺泡上皮细胞 II型肺泡上皮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 三、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及常见类型 药物对呼吸系统损害的类型: 急性:表现为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作用和急性肺炎、肺水肿 慢性:表现为肺坏死、肺纤维化、 肺肿瘤等 (一)抑制呼吸 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呼吸麻痹 琥珀胆碱可阻断呼吸肌神经肌肉的Nm受体,直接引起呼吸肌麻痹。 氨基肽类抗生素可抑制钙离子的内流,减少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呼吸肌麻痹。 (二)呼吸道反应 鼻塞: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舒张鼻部血管,引起鼻组织充血、水肿,影响鼻腔通气所致。 喉头水肿:喉部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属于过敏反应,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引起为主。 哮喘:诱发哮喘的药物有抗菌药、酶类和生物制品等。 咳嗽:与呼吸道局部的状态和反应性有关,如卡托普利。 (三)肺水肿 部位:呼吸膜 机制:肺泡-毛细血管屏障通透性增加 后果:肺结构和功能的急性损伤 评价指标:肺含水量的测定 (三)肺炎及肺纤维化 肺脏的炎症除了受到药物的毒性作用,药物代谢产生的氧自由基也可诱发肺部变态反应。 引起肺炎常见的药物为青霉素类、磺胺类、头孢菌类等抗菌药物。 接触药物引发的肺炎症状,长期作用可导致肺纤维化。 (四)肺癌 1)活化的致癌剂或其代谢产物引起DNA损害; 2)活性氧引起DNA损害 (五)肺栓塞 (六)肺出血 (七)肺动脉高压 (1)博来霉素 肿瘤化疗药: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甚至呼吸衰竭。 损害结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Ⅰ型肺泡细胞的坏死,形成水肿和出血,迟延性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最后肺纤维化使肺泡壁增厚 代表性肺毒性药物 可能机制:肺缺少使博来霉素灭活的酶 对策:应用期间定期检查肺部情况,停药后注意随访,一旦发生肺部毒性反应,立即停止化疗并用激素治疗。 (2)环磷酰胺 抗癌药和免疫抑制剂: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和肺纤维化 可能机制:由细胞色素P450代谢成丙烯醛等活性代谢物,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 (3)吗啡 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收缩,诱发或加重哮喘,可能与其促进柱状细胞组胺的释放有关。 四、呼吸系统的毒性检测 (一)呼吸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的检测:潮气量、肺活量、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等机械性呼吸运动功能指标。 换气功能的检测:通气/血流比值、血氧分压以及肺弥散功能等。 (二)组织形态学检查 对呼吸系统组织、器官的解剖和大体形态学观察 肺脏(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等) * * 呼吸性药物主要进入血液进行代谢。 * 百草枯: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季胺盐类除草剂。有效成分对叶绿体层膜破坏力极强,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很快中止,叶片着药后2-3小时即开始受害变色,克芜踪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但无传导作用,只能使着药部位受害,不能穿透栓质化的树皮,接触土壤后很容易被钝化。不能破坏植株的根部和土壤内潜藏的种子,因而施药后杂草有再生现象。 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对非绿色组织没有作用。在土壤中迅速与土壤结合而纯化,对植物根部及多年生地下茎及宿根无效。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药,口服中毒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50毫克/公斤,家兔急性经皮LD50为204毫克/公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