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古代艺术.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古代艺术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思考:图一的中国印本身含有哪三种历史信息?;中国人很早用毛笔书写; 汉字是象形字; 跟绘画有联系; 和纸的发明与使用有关; ……;1.书法的含义与特点;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五种主要书法字体; 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已经是比较成熟的 文字。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条。;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 汉字的统一——小篆;;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颜体肥硕丰润、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显示出雍容大度的气派。柳体则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二人有“颜筋柳骨”之誉。;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实用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 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潦草的字体,叫做“草书”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张旭草书;苏轼书法; 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电视剧里则根据文人后来虚构的人物周文宾所创造),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或长于绘画,或长于书法,或长于文理,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们创作了很多著名的绘画、书法和诗词作品,并源渊流传。;董其昌 草书扇面;;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周五 ;2.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 ;;P31学习思考二;【例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关于汉字的字体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C.金文、甲骨文、篆文、楷书 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 );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右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①它是中国汉字 ②它是中国书法 ③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④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二、绘画艺术——画中有诗;新石器时代萌芽 夏商周绘画主要以人物肖像为主的壁画和帛画 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 魏晋南北朝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隋唐五代中国绘画形成高峰 宋代时中国画的转折点,崇尚写意的文人山水画 形成潮流、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高。明清时期绘画逐渐平民化世俗化实用化 ;贺兰山岩画;西汉墓帛画;魏晋画像砖《屠牛图》;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朝的雍容华贵; 展子虔(隋)《游春图》描绘了大地上的明媚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开创山水画;按题材分:;按表现技法分:;宋元的山水花鸟;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维(唐代),王维以诗入画, 被认为是人文画的鼻祖。;文人画;文人画;(明)董其昌《高逸图》;明清的怪僻清新;;;5.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 (2011·安徽文综)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2.戏曲的发展历程 (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2)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3)元:杂剧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