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演稿.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演稿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读书报告 开庆余 主要内容 损伤控制的历史 骨科损伤控制?(DCO) DCO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损伤控制的历史 损伤控制学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海军的术语,其目的是为了保全病人的生命。损伤控制学理念强调快速有效的止血,关闭所有空腔脏器的损伤或仅行肠道修补,暂缓其他传统或标准的重建手术直至病人病情稳定所有生理参数基本正常。 骨科损伤控制?(DCO) 从历史上看,严重骨折损伤的治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早期完全治疗阶段(ETC),强调早期(24小时)的决定性手术治疗,二、过渡阶段(INT),手术方法从早期决定性手术阶段逐渐过渡到使用外支架临时固定的阶段,三、骨科损伤控制阶段(DCO),强调早期(24小时)临时固定,病情稳定后再行二期治疗。过长的手术时间容易引起低体温、酸中毒、凝血功能紊乱的死亡三联征,进而发生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免疫级联反应。 骨科损伤控制?(DCO) 骨科损伤控制学(DCO)的概念提出于1993年,针对于损伤的稳定和控制,减少外科手术操作的额外负担,并使用外固定支架而不是早期的内固定修复骨折损伤。 DCO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应用DCO救治一般分3个阶段:第1阶段需要建立多处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如需要可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来减少骨盆出血;并伤口行清创止血包扎。第2阶段控制骨盆出血后,积极纠正酸中毒,改善凝血的功能,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第3阶段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必要时可行骨盆内固定治疗。 合并伤的观察 骨盆骨折常合并胸膜、尿道、膀胱、脊髓等损伤。观察腹部情况,如腹痛、腹胀和腹肌紧张等情况。如无法纠正休克症状或进行性腹胀,应考虑行剖腹探查术。在抗休克同时,注意发现骨盆骨折的并发症。若双侧耻骨支骨折及耻骨联合分离时,则尿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需注意是否有会阴部淤血肿胀、血尿、无尿和排尿困难等表现,常规留置尿管。若女性患者有阴道流血,考虑阴道损伤应请妇产科会诊。 合并伤的观察 患者如出现腹股沟部震颤感和震颤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可能是股动脉、髂外动脉损伤,需提高警惕。若出现肛门内出血,则需考虑直肠损伤可能。患者出现下肢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则考虑脊髓神经损伤可能。 结果 本组23例患者全部在急诊接诊60min内均完成初步检查和治疗,并安全送达相应的专科继续治疗。其中仅1例患者入院后因骨盆骨折合并腹腔脏器多处损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后出院。 参考文献 赵小纲,江观玉。多发伤救治的损伤控制策略[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5):334 高美丽,金淑霞,刘关霞。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救治重度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9(3):347-349 * *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