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及监测 新疆医科大第五附属医院 2015.1.23 概述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广谱抗生素 交叉感染 乳汁吸入 低体重与早产儿、高危新生儿 住院时间因素 其它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1、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 2、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来自于母体,自身合成的很少基本测不出。 3.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广谱抗生素 新生儿病房尤其是NICU内的新生儿均为高危重症儿,常需使用抗生素,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且疗程长、剂量大,从而极易造成正常菌群紊乱、耐药菌株增长、细菌变异、二重感染的发生,导致院内感染率发生的增加。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交叉感染 1、侵入性操作增加 2、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 3、病房环境污染 4、手卫生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低体重与早产儿、高危新生儿 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低体重儿:体重2500g 早产儿:28足周≤胎龄≤37足周 母亲疾病史、母孕史、分娩史、新生儿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乳汁吸入 由于乳汁在吞咽时或在咽部排空时间延长,使乳汁被吸入呼吸道所致吸入性肺部感染;也可能是由于呕吐、溢乳或胃食道返流所致乳汁被吸入而致肺部感染。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住院时间因素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长短有关,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住院10天以上的新生儿感染率甚至可以达到20%以上。 降低平均住院日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其它   病房布局不合理,面积较小,床位多,病人的密度高,流动人员较多等,也增加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会。 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原则: 1、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及手卫生要求。 2、新生儿用品做到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尽量一次性使用。 3、对高危新生儿应采取额外保护性隔离措施。 4、做好新生儿床单位的日常和终末消毒。 5、开展新生儿病房的监测。 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1、合理的病房布局 新生儿病区设置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区)、隔离新生儿室、配奶室、沐浴室、治疗室等,严格管理。 新生儿病房入口处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和更衣。 无陪护病区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护病区应当一患一房,且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 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2、规范医疗行为,执行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措施 (1)空气的消毒:新生儿病房应光线充足,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24~26 ℃,相对湿度在55% ~65%之间。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或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预防环境污染:清洁用具如拖布、抹布等,必须分区使用。物体表面清洁时禁止一桶水一抹布的清洁方式。   对于工作区域物体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如暖箱、蓝光箱、电话机、电脑键盘等。    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2)个人卫生处置行为:凡是进入新生儿室的人员一律要洗手、更衣、换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特别强调手卫生,定期做手细菌培养,标准菌落数≤5cfu/cm2,无致病菌生长。 规范工作人员穿着 应穿柔软、清洁或经消毒的工作服。 工作衣的污染问题:应每日更换工作衣,工作服一经污染,必须马上更换。 入室前,应换穿专用鞋。 做护理、操作时必须带口罩。 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3)管理好病区的物品:新生儿被服、小毛巾消毒后才可使用,并每天更换;新生儿的听诊器等诊疗用具、喂奶用具和沐浴用具均一人一用及时消毒。新生儿使用的恒温箱、蓝光箱、复苏器具、呼吸机管、新生儿红外线抢救台等要定期清洁消毒。新生儿出院后所用过的物品及床单全部更换并作终末消毒。 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4)配奶间管理:入配奶间须洗净双手,系围裙,戴袖套及口罩,配奶前须再次洗手,再进行配奶。清洁卫生工具专用 ,冰箱、消毒柜保持清洁。 奶具应一用一换一灭菌,配奶应现配现用。 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6)呼吸机消毒 使用呼吸机引起医院感染是较普遍的问题。 常见的感染源有吸引管、吸引用容器、气管内导管、喉镜、加湿器等。 应注意每周1-2次更换呼吸机管道并做好消毒,尽量由供应室清洗消毒。 每天更换加湿器内的灭菌蒸馏水;使用一次性气管内导管和吸引管并保证无菌;呼吸机管道、接口部位、蒸馏水定期做细菌学检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