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预防在静脉治疗中应用
标准预防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内 容 静脉治疗的发展历史 标准预防的由来及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相关的法律、标准 静脉治疗 静脉输液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注入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手段。在以前,只是危重疾病的一种额外治疗手段。在今天,静脉输液已成为医学护理中治疗与支持的重要手段 静脉输液治疗的范畴 液体与电解质的治疗 抗感染的治疗 抗肿瘤的治疗 全血与血液成分输注 镇痛治疗 营养治疗 1990年 81%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上需花费全天75%的工作时间。 今天 超过80%的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而且治疗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 静脉输液发展历史 1628年 美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认识到血液的运输作用,从而奠定了静脉注射的基础。 1832年 欧洲的一次瘟疫流行,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成功将盐类特输入人体,成功奠定静脉输液治疗模式。 1940年以前 静脉输液治疗被认为是一项医疗行为,仅由医生执行。护士只协助做相关物品准备工作,辅助医生穿刺。 40年代以后 静脉输液技术迅速发展,护理责任范围得以扩展,1940年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首次允许护士进行静脉穿刺 50年代,一次性物品诞生。 1957年,发明头皮针。为输液后固定针头,方便病人起到积极作用,至今大部分医院仍沿用头皮静脉针。 在1950年代少于20%的住院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重复使用的钢针针头穿刺前臂是最常用的静脉穿刺方法。仅有最严重的病人通过持续点滴接受抗生素治疗。肌肉注射仍是首选治疗方式。 60年代是静脉输液治疗迅速发展的里程碑。 ——静脉输注液体超过200多种 ——静脉输液给药方式多样化 ——静脉输液工具的改进 1964年,美国BD公司发明了第一代静脉留置针 80年代PICC开始在临床应用 1972年12月,由两名静脉输液护士Ada Plumer和Marguerite Knight发起成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INS 国内 -70年代制成深静脉留置硅胶导管,用于静脉内高营养。 -90年代开始使用套管针及留置针。 -21世纪初开始使用PICC。 -静脉切开的方法基本被取代。 1999年12月,中国静脉输液学会在北京成立 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危害 不安全注射导致多种细菌感染,如脓肿、败血症、心内膜炎及破伤风等。 不安全注射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不安全注射 直接重复使用同一针头和针管; 只换针头不换针管,某些人认为,只换针头不换针管是安全的,但实际情况是,重复使用的注射针管所含的微量血液是足够引起致死性血源性感染的; 只用酒精棉球擦试针头,用开水冲烫注射器,或煮沸消毒温度不够、时间太短; 不做药物敏感试验即注射有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不安全注射导致病原生物血源性传播的最早报道是在1917年,由于治疗梅毒,不安全注射引起疟疾在英国士兵中暴发流行。 HBV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一周,而HIV干燥环境中可存活十分钟。 WHO报告医护人员中乙肝的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乙肝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血源性传播,由污染的针头和其他器械传播乙肝的危险性最大。 丙肝-“沉默的流行病”“沉默杀手” 据统计,全球每年由不安全注射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达5.35亿美元。 2000年全世界因既往的不安全注射死亡人数为50,1000人 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不是治疗疾病,而是传播疾病 1985年美国CDC提出了“普通预防”Universal precaution的概念 1996年美国CDC提出“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 标准预防1999年被引入我国,并在2000年编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对标准预防的定义为: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医务人员常见的意外事故 针刺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 针刺伤是发生血液、体液接触最主要的接触途径 暴露在血源性病原体和其它感染性物质中是医务工作者最大的职业风险! 医务人员常见的意外事故 切割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 医务人员常见的意外事故 抽血 抽血后拔出针头时 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 医务人员常见的意外事故 直接接触 收拾手术污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暖通概论第一章幻灯片.ppt
- 景观设计分类与设计方法.ppt
- 更年期妇女保健指导.ppt
- 智能变电站讲座(文)814修改版.ppt
- 景观设计2-道路广场.ppt
- 更年期病人心理护理.ppt
- 最后阶段选修备考策略:15分,我们能够拿多少.ppt
- 曹高举PM幸福人生:情绪和压力管理(学员版).ppt
- 最新 幼小衔接.ppt
- 曾凤华外科手术后病人护理.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