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痛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促炎因子影响.docVIP

强痛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促炎因子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痛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促炎因子影响

强痛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促炎因子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强痛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强痛定组和联合组(n = 8)。手术前1天和手术后第1,3,5,7天测定各组动物的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脊髓TNF-α、IL-1和PGE2浓度变化。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 CCI可导致大鼠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CCI组脊髓TNF-α[(3.25±0.34)pg/mg]、IL-1[(15.36±1.49)pg/mg]和PGE2[(162.57±13.63)pg/mg]升高。与CCI组比较,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能明显改善CCI大鼠痛敏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假手术组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CI组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MT值下降,假手术组与C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鼠左后肢跛行、缩爪等现象明显改善,但联合组上升幅度最大。见表1~4。   2.2 ELISA测定脊髓 TNF-α、IL-1和PGE2浓度 CCI组脊髓TNF-α、IL-1和PGE2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明显升高,经乙酰氨基酚组、强痛定组和联合组治疗后TNF-α、IL-1和PGE2浓度均下降,治疗后三组IL-1和PGE2浓度与C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3 讨论 目前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尚不清楚,CCI模型是Bennett等[4]在1988年建立的用铬制肠线轻度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干。Maves等[5]及王红等[6]认为铬制肠线含有化学物产生炎性疼痛,形成慢性束缚性的损伤。许多研究表明[7]铬制肠线和丝线结扎坐骨神经制作的CCI模型均能引起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的明显下降,二者制作的CCI模型引起PWMT的下降基本相同,铬制肠线制作的CCI模型PWTL的下降的幅度较丝线制作的CCI模型明显。本试验选用丝线结扎坐骨神经制作CCI模型。试验中CCI大鼠不会有铬制肠线的炎性痛,主要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干结扎后出现足趾并拢,轻度的外翻状,术后左后肢PWTL、PWMT下降,提示SD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成功。 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在病理性疼痛过程中有调节作用。TNF-α、IL-1由胶质细胞产生激活后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使神经元兴奋,导致痛阈值降低。神经元兴奋异位放电[8-9]还能促进交感神经中的儿茶酚胺释放,刺激P物质,前列腺素等多种疼痛介质的表达。PGE2既是炎症细胞因子也是疼痛介质之一,可释放多种疼痛介质,如强啡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10],最终病理性疼痛形成。在脊髓横断的动物模型中,使用甾体类药物可以降低脑中TNF-α、IL-1的水平,并缓解疼痛[11]。 机体内存有抗痛系统,由脑啡肽、脑啡肽神经元及阿片受体组成。强痛定为阿片类速效镇痛药物,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3,由于我们短时间分次使用,且强痛定的成瘾性比吗啡明显少,强痛定与阿片受体结合,使阿片受体激活脑内抗痛系统,阻断痛觉传导,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轻、中度疼痛,引发多种内源性阿片途径的激活,刺激脑啡肽的释放P物质,抑制中枢NMDA或P物质介导的一氧化氮的合成[12-13],干扰痛觉传入中枢,强痛定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发挥生理性止痛的作用。 本实验用丝线结扎坐骨神经制成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后发现大鼠左后肢PWTL、PWMT明显下降,两药联合应用比单独应用PWMT和PWMT上升明显,提示两药联合镇痛作用增强。经过术后治疗脊髓TNF-α、IL-1和PGE2浓度上升,这表明两药联合可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多种疼痛介质进行镇痛,而且还可以激活内源性阿片途径,阻断痛觉传导对慢性疼痛的调节作用。但两药联合是如何激活内源性阿片途径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rennan F,Carr DB,Cousins M. Pain management:a fundamental humanright [J]. Anesth Analg,2007,105:205-221. [2] DeLeo JA,Rutkowski MD,Stalder AK,et al. Transgenie expression of TNF by astrocytes increases mechanical allodynia in a mouse neur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