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理学教师职业倦怠探究现状
护理学教师职业倦怠探究现状
摘要: 职业倦怠会对学生及教师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护理学教师的特点,借鉴以往对教师职业倦怠概念、测量及成因的研究,总结归纳护理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护理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应对提供参考。
Abstract: Job burnout would make a negative impact on students and teacher’s physical-mental health.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rsing teachers and learning from past research on concept, measurement and causes about teacher job burnout, summarize the reas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ob burnout about nursing teachers. It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job burnout about nursing teachers.
关键词: 护理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Key words: nursing teacher;job burnout;research status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244-03
0 引言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于1974年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引用最为广泛的是Maslach[1]对职业倦怠的界定:“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这三个方面也是最常用来研究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作为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对护理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因此作为护理学教师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而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对其本身的身心状况以及学生的发展乃至护理院校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一些研究者已开始关注护理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现将其现状综述如下。
1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1 基本概念 Byme BM.[2]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能力的衰竭。情绪衰竭是教师职业倦怠最突出的特征。其产生过程,研究者的观点各不相同。Maslach认为:首先是个体因长期面对工作对象过度的情感需求,其有效资源逐渐被耗尽而产生的情感衰竭;其后个体减少情感投入,即以防御应对方式使自己远离别人;长期封闭下状态使其实际工作与期望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导致个人成就感降低。朱晓颖认为将横断式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可避免在解释多因素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足。[3]中国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时间较国外短,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在压力情景下工作时出现的持续疲劳及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1.2 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 测量教师职业倦怠主要通过量表进行。国外常用的量表有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MBI)、Pines的倦怠量表(Burnout Measure,简称BM)、厌倦倦怠量表(Tedium Burnout Scale)、职业危机量表(Occupational Crisis Scale)、罗马职业倦怠问卷(Rome Burnout Inventory)、职业效能问卷(Work Effectiveness Questionnaire)、应激连续谱量表(Stress Continuum Scale)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是Maslach的MBI。国内大多数采用MBI-ES来测量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有在MBI-ES的基础上自编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如王国香等[4]在2003年通过对3个维度的题目进行增删,采用自我效能感和抑郁作为职业倦怠的效标编制了EBI;王芳和许燕[5]在MBI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即知识枯竭。此外,还有李永鑫等人修订的职业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CM-BI)。[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