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4-乙烯二氧噻吩和吡咯-3-甲酸的共聚物薄膜的制备、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pdfVIP

基于3,4-乙烯二氧噻吩和吡咯-3-甲酸的共聚物薄膜的制备、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01.38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No.3 2017年3月 CHEMICALOFCHINESE JOURNAL UNIVERSmES 484~494 基于3,4·乙烯二氧噻吩和吡咯.3.甲酸的共聚物 薄膜的制备、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 吕耀康1…,刘幼幼1,潘云1,刘 刚1,陈 钧1, 郭 芸2,初文静3,慎炼1,张诚1 (1.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杭州310014;2.杭州杜易科技有限公司,杭州311121; 3.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常州213017;4.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 1:1,3:1,5:1,10:1配比,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得了4种聚(3,4-乙烯二氧噻吩-吡咯-3-甲酸)薄膜,并依次命 明,4种共聚物薄膜都具有优良的电致变色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和较高的光学对比度.与聚 电压的变化,可呈现从暗红色、浅褐色、灰蓝色到蓝色的变化.此外,基于EDOT和P3c以及钛氧簇 性能,而且还具有电催化氧化水的活性. 关键词聚(3,4一乙烯二氧噻吩一吡咯-3-甲酸);电化学聚合;电致变色;钛氧簇 中图分类号0631;0646文献标志码A 电致变色材料因其具有较快的响应时间及较高的对比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窗¨o和电子 纸旧1等领域.常用的电致变色材料主要由无机金属氧化物∞巧J,有机小分子M1和导电聚合物。卜101三大 类材料构成.其中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因具有结构种类繁多、颜色变化明显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的 研究热点¨¨.在众多的导电高分子聚合物中,聚3,4一乙烯二氧噻吩(PEDOT)是一种具有较快响应速度 和较高对比度的电致变色材料¨2—4|,目前已被应用在汽车后视镜等电致变色产品中.但PEDOT在不 同电位下只有2种颜色变化,即负电位下呈现深蓝色,正电位下呈现淡蓝色¨5|.为了丰富电致变色材 料的颜色显示,文献[16,17]报道了采用颜色叠加的方式将具有不同电致变色性能的聚合物薄膜复合, 制备多层复合薄膜,但该类复合薄膜制备工艺复杂,且较难控制薄膜的均匀性.将3,4一乙烯二氧噻吩 (EDOT)和其它单体进行共聚也可以实现多色显示¨819J.最近,本课题组采用1,1’一联萘.2,2’一二取代 (Ⅳ.6.己酸)吡咯作为共聚单体与EDOT进行电化学聚合,得到的共聚物薄膜在不同的电压下可以实现 多种颜色变化ⅢJ,但是该共聚单体成本较高,产业化难度较大.吡咯一3一甲酸(P3C)的成本较低,并且 基于P3c的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旧¨.本文选用P3C作为共聚单 薄膜P(EDOT:P3C)一1.Ti,该薄膜不仅具有电致变色性能,而且还有电催化氧化水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6—11—24.网络出版日期:2017—02—24. 学基金(批准号:2015M570075)资助. 联系人简介:张 诚,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研究.E—mail:cz}lalIg@zjut.edu.cn 万方数据 No.3 吕耀康等:基于3,4.乙烯二氧噻吩和吡咯.3一甲酸的共聚物薄膜的制备、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 485 1 实验部分 1.1材料与仪器 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量900000,购自东莞双富塑胶有限公司;高 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乙腈(HCN),分析纯,购自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红外光谱(IR)由美国赛默飞尼高力67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电化学数据由上海辰华 cHI 分光光度计和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联用技术,实时测定聚合物膜的光谱电化学性能;x射线光电子 Kratos 能谱(xPS)收集于日本岛津AXISul吼DLD多功能光电子能谱仪;共聚物膜厚和粗糙度分析数 4000M微细形状测定仪. 1.2实验方法 共聚单体的电化学测试以及电化学聚合在电化学工作站的三电极体系中进行.铂丝为对电极, Ag/AgCl电极(以3m0L/L的氯化钾溶液作为第一液接)作为参比电极,涂覆有氧化铟锡的导电玻璃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