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流行现状和其防控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口蹄疫流行现状和其防控策略

猪口蹄疫流行现状和其防控策略   摘要:从猪口蹄疫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对猪口蹄疫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旨在为今后防控猪口蹄疫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口蹄疫;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20-02 口蹄疫传染性极强,主要发生于偶蹄动物,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舌面、鼻镜、乳头、蹄叉及附蹄周边皮肤形成或发生水疱而形成烂斑为特征,常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迄今为止,免疫接种是控制口蹄疫的关键措施之一。从口蹄疫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对猪口蹄疫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1 病原特征 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属微RNA 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形态呈六角形或球形,病毒粒子直径为23~25 nm,由60个结构单位构成20面体,由中央的核糖核酸核芯和周围的蛋白壳体所组成,无囊膜,完整病毒含有单股正链RNA及衣壳蛋白,基因组RNA全长8.5 kb。 口蹄疫病毒的外壳蛋白包括4种结构多肽(VP1~VP4) [1]。VP1、VP2 和VP3 组成衣壳蛋白亚单位,VP4与RNA紧密结合,是病毒粒子的内部成分,其他3种结构蛋白参与组成衣壳表面。目前,已知该病毒有7个血清型,即O型、A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Ⅰ型。我国目前发生的主要有O型,A型和亚洲Ⅰ型。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病畜和带毒畜是主要传染源,病毒既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又能通过间接接触传染。 2.2 传播途径 口蹄疫的传播途径多、传染速度快。发病或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初期的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空气、灰尘,病畜的水疱、唾液、乳汁、粪便、尿液、精液及被污染的饲料、褥草,接触过病畜人员的衣物引起传染,猪的消化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门户。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时,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 km 以外的地方。猪、牛、羊等易感动物的感染发病率几乎为100%。一般来说,成年动物患口蹄疫的死亡率在5%~20%之间,幼畜的患病死亡率为50%~80%。 2.3 易感动物 易感染的动物为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家畜和其他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2]。 2.4 流行特征 病畜发热期,其粪、尿、奶、眼泪、唾液和呼出的气体均含病毒,康复动物能隐性带毒。近年发现口蹄疫还可导致隐性感染和持续感染。本病与一般传染病的不同之处在于口蹄疫病毒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病毒进入易感性畜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黏膜而引起发病。最危险的传播媒介是病猪及其制品被病毒污染的饲养用具和运输工具。该病常呈流行性发生,一般多发于冬季,到夏季往往自然平息。 3 临床症状 猪口蹄疫潜伏期1~2 d,病猪以口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病猪精神不振,体温40.0~41.5 ℃,食欲减少或废绝,在蹄冠、蹄叉、蹄踵和吻端皮肤以及舌面、口腔黏膜等处局部红肿、微热、敏感,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很快破溃。病猪跛行,有的蹄壳变形或脱落,疼痛、站立困难。有时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也会出现水疱。口蹄疫对成年母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5%,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仔猪尤其是哺乳期仔猪感染后水疱症状不明显,但因发生心肌炎和胃肠炎,可在短期内迅速死亡,死亡率高达80%以上。生长猪、育肥猪不同程度出现死亡,疫情迅速蔓延至整栋猪舍,继而扩散到全场。 4 病理变化 猪口蹄疫的病死猪尸体消瘦,主要病变位于蹄部,有时也可在口腔黏膜、鼻镜、乳房等部见到大小不一的圆形水疱和溃疡灶。重症病猪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斑点或条纹,称“虎斑心”,此病理变化具诊断意义。 5 实验室诊断 可以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作出初步诊断。当猪口蹄疫的临床特征难于鉴别时,应进行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实验室检查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CF)、病毒中和试验(SN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正向间接血凝(IH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病毒感染相关抗原(VIA)、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试验等[3]。 6 防制 6.1 做好防控措施 坚持“管重于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控”的方针,搞好科学的饲养管理,实行隔离分群饲养与 “全进全出” 的饲养制度,全面落实各项防疫卫生措施,保障猪只的健康[4]。 6.2 做好“四个控制” 6.2.1 控制好人员与物品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