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位护理在放射检查中应用
体位护理在放射检查中应用
摘要: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放射检查过程更为复杂、耗时,而患者多年龄偏大、体型肥胖且有多种合并症,增加了罹患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不适宜的体位可导致颅内压增高,神经、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掌握一般体位下机体解剖、生理功能改变,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则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体位护理在放射检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总结。
关键词: 体位; 体位护理; 放射检查
放射科作为综合性三甲医院前期重要工作的科室,其护理工作的责任和常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而体位护理又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医护人员获取高水平影像资料,确保患者安全以及提供舒适环境的基础。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放射检查更为复杂、耗时,接受放射检查的人群多年龄偏大、体型肥胖且罹患多种合并症,从而增加了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体位改变也可导致颅内压增高以及神经、软组织的损伤。尤其针对老年、儿童和肥胖等弱势群体,综合考虑和准确摆放体位则可最大限度的降低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放射科护士应准确掌握仰卧位、截石位、侧卧位和俯卧位这四种一般体位下机体解剖、生理功能的改变,以及可能出现的神经、软组织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
1 一般体位护理
1.1 仰卧位 仰卧位放射检查主要适用于需绝对卧床、年老体弱以及创伤等患者。正确的仰卧位可避免神经损伤,提高患者舒适度。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可预防臂丛神经拉伸,降低尺神经压力。头部和颈部置于同一水平可预防血管扭转引起的血流阻断以及神经纤维牵拉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需注意,四肢不应悬吊或垂于床缘,也不应置于患者躯干部。提倡不依赖性髋关节活动的臀部活动。创伤患者在放射检查过程中应尽量不予移动。
仰卧位时身体受力点包括枕部、肩胛部、胸椎,鹰嘴、骶骨以及足跟骨。在这些压力点进行适当的海绵垫填充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损伤风险。Strausfogel S [2]等发现长时间的放射检查过程中,压力点的按摩和轻微体位改变可降低脱发风险。此外,在背部或膝盖下放置枕头可降低骶骨压力,缓解下背部疼痛症状。
仰卧位可观察患者呼吸状态,同时也增加了吸入性危险因素。仰卧位时自发性通气、血液回流均增加。当头部低于心脏水平时以上表现将更为显著,而头部稍微上抬即可降低呼吸做功,增加肺容量,提高呼吸动力。
1.2 截石位 截石位主要用于直肠、妇科和泌尿系统的放射检查。其躯干部及上肢类似于仰卧位,髋关节屈曲小于90°,双膝稍微弯曲。两腿放在支腿架上,之间可填充适当的海绵软垫以免腿部受压。
截石位主要受力点为肩胛骨、骶尾骨、足跟骨和腰椎。截石位可引起腓总神经损伤,且在老年低血压、周围血管疾病、检查时间2h的患者中损伤可能性更大。将海绵软垫等填充物置于双侧腓骨外侧面则可预防以上损伤。截石位引起的股神经损伤和腰骶丛损伤常常继发于髋关节的过度外展。指端脉搏血氧仪监测可以协助评估下肢血流灌注情况。然而需注意的是,脉搏血氧仪显示的饱和度降低是血流低灌注的晚期表现。
截石位可引起机体的生理功能显著变化。下肢抬高可增加回心血量,进而增加前负荷、心输出量和颅内血液灌流,同时也会影响远端肢体的血流灌注。因此,血管疾病患者下肢远端血流灌注可能降低,尤其是在腿部或臀部极度弯曲体位下。此外,终止截石位于仰卧位状态时,由于前负荷、心输出量的降低则可诱发低血压。
1.3 侧卧位 侧卧位主要用于颅骨、脊柱、盆骨、髋关节、股骨头、股骨颈、腹盆腔、颈胸交界处等部位的成像检查,也可作为直立或坐位障碍患者的放射检查体位。侧卧位是一种重要的体格检查体位,患者右(左)侧卧位,具体体位要点:躯干侧卧,右(左)下肢伸直,左(右)下肢屈曲放于检查床上。
侧卧位的正确摆放在预防损伤中至关重要。侧卧位主要的受力点包括肩、骨盆、股骨大转子以及双侧膝关节。侧卧位头部侧弯可能导致胸长神经牵拉引起颈部损伤,这在关节炎患者中更为危险[2]。此外,还应确认眼部和外耳免受压力,耳廓应避免反叠受压以避免组织损伤[2]。避免臂丛神经压缩损伤也很重要,可在腋下填充海绵软物或腋窝卷以降低臂丛神经、肩胛上神经以及血管压力。腋窝卷置于受力侧的腋窝尾端胸廓下,以协助胸壁支撑整个胸部重量。此外,还应密切监控受力侧手臂脉搏,将脉搏血氧仪置于受力侧手臂可早期发现血管受压和静脉怒张。受力侧的腋动脉受压可引起血压降低或脉搏微弱,此时应积极评估压缩情况并及早补救。为避免骨性突起部位之间压力过大,可用枕头或填充物置于膝关节之间,同时保持受力侧稍微弯曲也可预防牵拉引起的损伤。
1.4 俯卧位 俯卧位主要是用于婴幼儿腹部、肘关节、脊柱、膝关节及髌骨的放射检查。患者腹部向下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臂置于头部或身体两侧,保持屈曲角度90°可避免臂丛神经损伤。此外,肘关节处放置填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