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利益理论视阈下内蒙古生态利益保护.doc

马克思利益理论视阈下内蒙古生态利益保护.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利益理论视阈下内蒙古生态利益保护

马克思利益理论视阈下内蒙古生态利益保护   一般来讲,生态利益指全体社会成员在生态环境中获取的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益处,它是人的众多利益需求的一种,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样适用于马克思的利益理论视阈。 一、马克思利益理论视阈下的生态利益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次提及利益。一般来讲,它指人们由自己的生产活动或生产力创造满足其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本质上属于经济范畴,反映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总是同其生活所需要的衣、食、住等方面的需要和利益紧密相连,利益才是“现实的个人”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最终动因,人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类为了生存,必须积极作用于自然,从自然中获取必要的经济利益;但由于资源具有有限性,无法满足所有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所有物质文化等利益需求,就产生了资源占有与分配的问题,最终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导向了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及其矛盾。人类对有限的生态利益的占有和分配,同样存在着矛盾和分歧。例如,权力和财富的分配不均、生态资源自然分配的地域性差异、代际差别、权力向利益的转化某些方面操作不当等,都会致使社会经济不同位势分层的经济主体之间享有的生态利益也存在很大差别。由于“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总是从自己的利益需求出发的,强势群体会凭借手中的财富和权力比弱势群体享受更多的生态利益,也会在获取更多的个人或集团的经济利益时更多地损害与他人共有的生态利益,从而引起不同主体之间的生态利益矛盾。正如马克思所言,生态利益“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两个方面,即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如果我们无视这种生态利益矛盾、不积极地加以调整,就会导致代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地域之间、代际之间等的生态利益关系失衡,当这种失衡进一步加剧达到一定的界限时,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内蒙古的生态利益现状 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带来的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成就了举世瞩目的“内蒙古现象”,但长期的资源开发又给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作为一个北方游牧地区,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方,气候干燥,生态环境本身就比较脆弱,是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达92655万亩,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52.2%,包括84090万亩风蚀荒漠化土地、4035万亩水蚀荒漠化、4500万亩盐渍化土地;全区沙化土地总面积62205万亩,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35.05%,包括12720万亩流动沙丘、8775万亩半固定沙丘、18360万亩固定沙丘、8805万亩露沙地、300万亩沙化耕地、2610万亩风蚀劣地和10620万亩戈壁。加上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江河湖泊断流干涸、虫鼠灾害频繁、沙尘暴愈演愈烈。以耕地面积为例,2000年我区实有耕地面积731.70万公顷,2005年为735.50万公顷,而到2011年却降为714.90万公顷,减少了2.73%,2006—2011年期间耕地面积以每年0.6%的速度在下降,而同期我区的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却从2005年的529.18万人增加到了2011年的542.33万人,增加了2.48%,我区牲畜总数从2000年6月末的7300.47万头只增加到了2011年的10762.6万头只,增长了47.42,可见,随着建筑、矿产开发、沙漠化等占用土地的增加,我区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而相关从业人员、牲畜的饲养数量却在快速反比例增长,这给我区的生态利益保护和生态安全带来了很大压力,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马克思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来看,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民众对于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要求也相应地日渐提高,这既为保护内蒙古的生态利益奠定了经济基础,也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又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经济、把经济发展放在突出重要位置,这也符合历代领导集体坚持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价值观。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中国北方生态屏障的建设,内蒙古生态利益受损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截至2012年,内蒙古全区确定的自然保护区有185个(包括25个国家级、6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141个,各级环境监测站89个,单位GDP能耗也下降了5%左右,带动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每年人均直接和间接增加收入400元左右,工程区已带动20万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但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今的内蒙古仍然面临着“要富裕还是要环保”的关键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