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推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20 2)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
①有慢性腰痛病史;
②臀部及下肢呈放射性疼痛;
③患椎旁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趾背伸力减弱;;
④X线摄片、CT、MRI 扫描检查证实。
(2)西医诊断标准:
①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
②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③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初次发作,病程较短的患者;
2.病程较长,但症状和体征较轻者;
3.经特殊检查突出较小的患者;
4.由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疾病,不能实施手术者;
5.不同意手术的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7-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20 2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症状性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
(六)入院后3-5天需完成以实验室检查。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风湿;
(5)胸片、心电图;
(6)腰椎CT或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对于部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能需要伸屈侧位片、肌电图、泌尿系B超以确诊;
(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①腰痛、坐骨神经痛症状消失或大部消失
②脊柱畸形消失,直腿抬高正常或基本正常,神经检查示:功能大部分恢复
③若手术者,切口必须愈合,无并发症
好转:①腰痛、坐骨神经痛部分消失②脊柱畸形改善,直腿抬高有改善和进步,神经检查示:其较术前(包括手术,手法复位)有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者
(八)治疗方案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进展过程及病情轻重,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证、湿热阻络证、寒湿阻络证、肝肾亏虚证。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可以减轻炎症、避免损伤加重。当然,床铺不宜过软。一般绝对卧床休息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周。症状改善后,应尽可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活动姿势或动作,活动时可以佩戴腰围。不长期依赖腰围,一般需保护3~4周,待肌力正常后即可不用,
2、调摄:
Ⅰ避免风寒、寒湿、湿热之邪侵袭;
Ⅱ坐、卧、行走保持正确姿势;
Ⅲ避免久坐;
Ⅳ勤做松弛腰部肌肉的体操;
Ⅴ不可强力举重,不可负重久行;
Ⅵ避免跌、扑、闪错。
二、辨证使用汤剂及中成药针剂
1、气滞血瘀证:
主症:常与跌扑、闪、扭等外伤有关,急性发病痛有定处,强制性体位,因腰痛而转侧困难,舌质紫红或舌边有瘀斑,苔厚,脉弦涩。
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0 红花8 川芎9 当归8
赤芍 10 乳香5 没药5 生地10
香附10 细辛3 郁金10 田七5
中成药针剂使用:偏寒者予红花针20ml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偏热者予舒血宁针20ml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
2、湿热阻络证
主症:腰腿沉滞困痛,疼痛较重,多发急性,痛有热感,步履困难,热天或阴天加重,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散加减
薏苡仁20 防己10 黄柏9 苍术8
羌活 10 泽泻12 黄芩10 葛根12
木瓜10 灵仙10 知母10 甘草5
中成药针剂使用:予银杏达莫针20ml或舒血宁针20ml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
3、寒湿阻络证
主症:腰腿痛有定处,重着而痛,发病及症状加重,与外感风寒湿邪有关,自觉肢端冷痹,得温减轻,多有下肢麻木感,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肾着汤加味
炙甘草10 炮姜10 茯苓8 白术10
附子6 桂枝8 苍术 10 厚朴12
木瓜 10 灵仙12 防风 10 川芎9
中成药针剂使用:予红花针20ml或灯盏花素针40ml加入0.9%NS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
4、肝肾亏虚证
主症: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蒋本珊)第7章.ppt VIP
- 急性冠脉综合症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思品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doc VIP
- Unit 1 Letters in Our Life Section 1(课件)教科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协同驱动研究.docx VIP
- 《肿瘤科化疗课件概述》.ppt VIP
- 2019年欧洲车身会议BMW_X7_Benchmark数据.pdf VIP
- 中级职称个人报告.pptx VIP
- 2025年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正式版) .pdf VIP
- 2025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