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基因型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与植株再生
不同基因型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与植株再生 摘 要:以5个基因型的青花菜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芽诱导率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青花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植株再生
中图分类号:S635.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1.003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n Different Genotypes of Broccoli
BIAN Li-na1, PENG Yong-kang1, SUN De-ling2, SHAN Xiao-zheng2,WEN Zheng-hua2
(1.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2.Tianjin Kernel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 Five different genotypes of broccoli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and the plant regeneration factors of microspore embryoids and effects of genotypes on embryonic induction rat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otyp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n the inducing rate of microspore-derived embryos.
Key words: 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 micropore culture; embryoid; plant regeneration
收稿日期:2013-10-18;修订日期: 2013-11-02
基金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25-A-13)
作者简介:边立娜(1988—),女,天津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孙德岭(1961—),男,河北玉田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花椰菜育种研究。
青花菜( 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 ,俗名绿菜花。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尤其是在抗癌功能上为同类蔬菜之首,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国青花菜品种多为国外引进,种子昂贵。为培育新的种质资源,育成优质青花菜品种,常规方法需经过杂交、回交和自交分离,选育出理想的材料常常需要好几个世代。而在青花菜育种中利用小孢子组织培养,不仅可快速得到双单倍体纯系,还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1-4]。自1982年至今,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获得胚状体后,国内外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芸薹属作物上相继取得成功[5],1991年Takahata等[6]首次利用青花菜进行了小孢子培养,随后张德双等[7]、王春丽[1]等也在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上取得了成功。虽然小孢子培养技术日趋成熟,但很多学者侧重于对小孢子胚胎发育的诱导因素进行研究,本试验以5个不同基因型的青花菜为材料,对游离小孢子培养与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旨在完善青花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同时也可为青花菜的遗传育种提供新的材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供试材料由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提供,供试材料于2012年10月定植于天津市科润蔬菜所,采取常规栽培管理,翌年3—4月植株出现花蕾后,选取主花序上的花蕾进行小孢子培养。
1.2 小孢子培养方法
参考张德双等[7]的研究,取处于单核晚期和双核早期的花蕾(4.1~5.0 mm)的小孢子进行培养。小孢子的分离、纯化培养参考赵前程等[8]的方法,用50 g·L-1质量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表面消毒,经无菌水冲洗,用含蔗糖为100 g·L-1的B5培养基进行游离、洗涤,用含蔗糖为130 g·L-1,pH 值5.8,添加6-BA(1 mg·L-1)和NAA(0.1 mg·L-1)的NLN液体培养基进行小孢子培养,并添加一定的活性炭,培养密度为1×105~2×105个·mL-1,热激后,置25 ℃培养箱中继续暗培养,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小孢子发育进展。
1.3 胚胎发生与胚培养
小孢子受到热激后开始细胞分裂,黑暗培养2周左右,肉眼可见胚状体。30 d左右,胚状体处于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