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汽车企业逆势而上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发汽车企业逆势而上探析

后发汽车企业逆势而上探析   摘 要: 中国不仅已经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在2010年继续大幅度地将美国这个曾经的全球第一市场抛在了后面。短短五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已经增加了三倍(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592万辆),无论是市场总量的绝对增量还是相对增速都堪称世界第一。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这个转变在汽车产业百年历史上是没有过的。然而,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汽车产业研发能力弱,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一般估计主流市场量产车产品周期的盈亏平衡点为50万辆,而理想的经济规模是100万辆),显然中国汽车企业要比其他发达国家面对更多发展问题。后发汽车生产企业因其自身特殊经济条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后发汽车生产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汽车企业;企业实力;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024-02 在欧债危机持续影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中国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积极融入改革发展的大潮。后发汽车企业面临诸多市场竞争问题,如:汽车销量下滑、资金周转困难、汽车销售量增幅明显放缓、汽车经销商压力增加、整车与零部件出口下降、消费者购车信心不足、市场占有率下降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两方面的问题。 1 后发汽国企业逆势而上是迅速壮大企业实力的课题 与龙头企业相比,后发企业规模明显偏(在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达到4%~5%,汽车产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为10倍),实力相差悬殊。从整车市场2012年前十位汽车集团市场份额图(图1)可以看到,吉利、奇瑞、长城、华晨等众多后发企业仅占约29%的市场份额。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金、人才、技术密集型的支柱产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笔者认为应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1 要加快产业链的形成,提高零部件产业整体实力 从各地形成的汽车产业链形态看,一般整车制造业、零部件制造业大概各只占整个产业链效益的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三的效益来自于汽车相关的服务贸易,如物流、维护、装饰等相关配套,还包括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保险、信贷等金融体系。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始终落后于整车汽车发展。汽车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存在技术基础薄弱,研发及制造能力严重不足,产品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诸多问题,所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及知名品牌少。 机械基础零部件是汽车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是实现我国汽车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零部件往往占一辆汽车价值的60%左右。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链发展应重点攻克新型汽车关键零部件,在数量不多的产品中打造拳头品牌。再着眼于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做成大产业链上有特色的分支,提升基础零部件发展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目前汽车的轻量化项目,就可以针对汽车零部件非金属用品的产生进行重点规划设计,以塑料、橡胶、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纺织品中一类或几类产品作为切入点,集聚优势。此外,鼓励大型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资金、人才、技术、产品等优势,着力建设完善的营销渠道及营销网络。此外专注于某一类产品或某一类业务开展生产经营可以提高研发投入,做精、做专、做深、做细产品或业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品牌,有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后发汽车企业应集中资源重点做好产品研发、积极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高市场配套能力,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促进向外辐射,带动上游产业发展,增强上游产业配套能力, 形成众星拱月的上游产业群能力,延长产业链。 1.2 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来培育品牌资源 不可否认,品牌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汽车品牌凝聚着产品性能、技术水平、企业文化和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和巨大资金及人才的培育。据统计,在2009 年销售的近 900 万辆乘用车中,自主品牌仅占比 44%,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占比近 56%。而在利润最高的中高端轿车领域,仍是跨国汽车公司的天下。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仅占整个轿车市场销量的 30%,中高档轿车自主品牌就更少。 据此,笔者认为汽车企业应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各种资源提高研发能力,努力建立自主标准体系。企业也可致力于大力推动本土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提高产品供应链和质量管理水平,创造知名的企业战略品牌,不断提高品牌美誉度,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