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化疗心脏毒性比较.doc

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化疗心脏毒性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化疗心脏毒性比较

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化疗心脏毒性比较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9.027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浙江省卫生厅课题(2007B122) 作者单位: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通信作者:杨世隆,Email:yangshilonghz@zju.edu.cn 蒽环类药物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的核心药物,但其心脏毒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比如,柔红霉素(DNR)在儿童白血病患儿中的累积用量不能超过250 mg/m2。目前已研制出较多新一代的蒽环类药物,如表柔比星(EPI)、伊达比星和吡柔比星(THP)等,临床上已尝试用于替代柔红霉素进行治疗。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同时对新一代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替代柔红霉素进行临床研究,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序贯化疗(包括诱导、早期和定期强化化疗)的VDLD方案中用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代替传统的柔红霉素进行联合化疗,并对两组病例的心脏毒性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了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初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采用VDLD方案进行诱导、早期和定期强化的的病例,根据患儿应用情况分为THP组和EPI组,连续随访至2012年9月。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THP组23.8个月(4.3个月~50.4个月),EPI组26.1个月(9.5个月~50.6个月)(两组比较P=0.965)。在每个VDLD疗程前检测血清心肌酶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THP组:初治的ALL 98例,中位年龄4.6岁(1.3~14.1)岁,其中男56例,女42例,低危47例,中危 24例,高危 27例。EPI组:初治的ALL 57例,中位年龄5岁(2~13.9)岁,其中男38 例,女 19例,低危 24例,中危13 例,高危 20例。两组在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和白血病临床危险分型方面,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病例基本情况比较(例,%) 注: a比较B细胞型和T细胞型1.2 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基本按全国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五次修订草案[1]进行,但THP组在ALL的诱导、早期和定期强化VDLD方案中采用THP替代DNR,THP每次30 mg/m2,低危ALL在诱导、早期和定期强化VDLD方案中均用2次,累计用量达180 mg/m2;高危ALL在诱导时用3次,在早期和定期强化时用2次,累计用量达330 mg/m2。EPI组用EPI代替DNR,剂量用法同THP。 1.3 疗效判定 根据张之南和沈悌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评价[2]。 1.4 检测方法 1.4.1 12导联体表心电图 每个疗程化疗开始前均予以检测。 1.4.2 血清心肌酶谱 每疗程化疗开始前静脉采血2 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天冬氨酸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 1.4.3 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项目包括:(1)心血管腔径 主动脉内径(AOD)、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s)、主肺动脉内径(MPA)。(2)左室收缩功能 左室短轴缩短百分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心超检测结果(LVFS、LVEF)的比较采用t检验;心电图异常率、生存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年龄分布、随访时间、心肌酶谱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所有统计均用SPSS 19.0进行分析,以P   表4 两组心功能比较 3 讨论 吡柔比星为新一代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是1979年由日本学者梅泽滨夫等研制的半合成抗肿瘤抗生素。Ⅰ、Ⅱ期临床试验报告,THP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等同或优于表阿霉素和阿霉素,而心肌毒性、胃肠道毒性及脱发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霉素,是目前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3]。本项研究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均较高,THP组达89.8%,EPI组达93%,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以说是一种基本可以治愈的疾病,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考虑患儿治疗结束后拥有较高的生存质量,所以选用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显得尤为迫切。Elliott[4]和观美华等[5]对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中的柔红霉素和阿霉素的心脏毒性研究较多,已经有大量的临床资料明确表明柔红霉素和阿霉素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