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与浩特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与浩特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探究

呼与浩特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探究   社区居家养老是社会参与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凭借社区资源,重点在家庭养老上,成立具有专业水平的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这种服务形式既解决了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问题,又解决了机构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服务形式。 一、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背景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市)常住人口为286.66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64%。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10年共增加42.87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8个百分点。与全区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高0.08个百分点。同时,高龄老人数量成倍增加。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呼市常住人口中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为2.94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47万人相比,高龄人口数量增加了1倍。截至2012年底,呼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有36.29万,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5.7%。数据表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呈继续发展态势,呼市已经迈入老龄化城市。 (二)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家庭户规模来看,呼市共有95.29万户,家庭户人口257.38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1人,比2000年3.07人减少0.36人。与同期全区平均家庭户的人口减少0.11人。这就意味着,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呼市家庭规模在不断朝着小型化、核心化发展,逐步形成了“421”结构。因而,目前存在的一对夫妇赡养四个老人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在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方面,家庭养老的重担成倍增加。同时,纯老人户大幅增加,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数量15.76万户,比2000年增加4.15万户,增长35.7%。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变、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刺激了人口流动与人们的家居观念,导致老年空巢家庭日益增多,正逐渐弱化家庭养老功能。 (三)机构养老的局限性 目前,呼市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共有32家,其中公办6家,社会力量兴办20家,旗县区综合福利中心6所,养老床位数达到6850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18.9张,与呼市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50张养老床位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光荣院7所,设置床位790张。农村敬老院47所,设置床位3303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所,设置床位417张。全市各类养老床位达到11360张。(数据来源:《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呼和浩特日报,2013年5月22日)床位数占老人总数的3.13%,而在发达国家,养老床位数的比例通常为5%-7%。即使呼市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建、改扩建养老机构建设,还是无法满足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的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同时,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收费贵、服务缺乏多样化、机构分布不合理,又远离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所以,事实上,机构养老的入住率并不高。 二、呼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加强呼市老年福利事业,市委市政府把养老服务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推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在社区普遍开展。要求凡办公场所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必须成立居家养老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几年来,呼市已经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为老服务工作的社区有108个,提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所,设置床位417张,城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会卫生服务站137个,社区卫生服务基层覆盖率达到95%以上。(数据来源:同上) 以呼市赛罕区人民路街道电力家园社区为例。电力家园社区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以保障老年人群体中的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的利益,结合社区实际,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组织为载体,通过上门、日托等形式,为居家老人提供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居委会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入户调查,按60岁、70岁、8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为每一个老人建立了一份档案,内容涉及社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状况、居住状况、经济收入、社会需求状况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为社区内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还为老年人拓展服务领域,满足老年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