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和思索.doc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和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和思索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和思索   【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推进的关系,本文对无锡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的设置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指出了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专业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各院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寻找差异,建立品牌专业,同时通过校区合作来优化专业设置等观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经济;专业设置;品牌专业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和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之间依存共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怎样才能和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实现前进过程中的良性互动,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的数据对无锡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无锡市区域经济的特点,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 一、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无锡市的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2年,无锡市参加当年招生的高职院校共有11所,对照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无锡市2012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以下特点。在19个一级专业大类中的15个,78个二级专业科类中的35个,291个专业中的98个。按照一级专业大类的设置数来进行排序,依次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12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10个、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宜兴)10个、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9个、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9个、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8个、无锡职业技术学院7个、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7个、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7个、无锡科技职业学院6个、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5个。 1.专业覆盖率比较高,专业门类齐全 无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了指导性专业目录所有19个专业大类的15个,覆盖率78.95%;78个二级专业类的35个覆盖率44.87%;291种专业98个覆盖率33.68%。从总体上看,无锡市专业覆盖率比较高,专业门类齐全,同时在资源开发与测绘、水利、公安及法律等领域也存在较大的专业拓展空间。 2.专业优势比较突出,结果逐步优化 无锡作为外向依存度很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国际往来异常活跃,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熟悉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所以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会计、涉外文秘、涉外商务法律等专业纷纷开设。一些老牌学校开始专业调整,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无锡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相关设想,面向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设置了数控、机械、汽车、电气等专业;面向制造业关联产业设置了制冷、材料、模具CAD/CAM等专业;面向附加产业设置了物流技术、机电营销等专业。从无锡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来看,其中财经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大五类的专业布点数占到总数的7O%以上,招生计划数占到7所高职学校79.8%。专业设置数量和招生规模显示出无锡地区高校在制造、电子信息等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优势,适应了无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无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为无锡地区的区域经济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补充,但从总体上看,在科学性、互补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没有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而全面的对接 无锡市从事制造业的职工约9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4.5%,而高职专业与此相关的专业在校生数不足1/3。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类技工学校之间以及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互补性较差,往往同类专业纷纷开设,短缺专业却由于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而继续短缺。如经济管理类、数控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秘、会计等专业几乎校校开设,而无锡作为突出的日商投资商地,既懂相关专业技术又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应用性人才却始终紧缺,高职院校中还没有相关的专业设置。同时,新开设专业的可行性论证还缺乏可靠的机制和手段,各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因此,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超前性和相互间的互补性较低,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点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专业数增长过快,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 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能充分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对于市场的分析还处在较低层次,专业设置没有完全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近几年,由于办学规模和招生计划的增长,新增专业就成了一个捷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