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究.doc

基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究

基于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究   摘要:基于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了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宗旨及核心内容,并阐述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辩证关系。实践表明,本教学团队的建设为该院青年教师成长搭建了良好平台,促进了教学改革,提升了团队教学质量;并提高了团队科研水平,推动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清洁燃烧技术;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科研水平 作者简介:金晶(1963-),女,山东济南人,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熊志波(1984-),男,江西进贤人,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上海 20009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2011-2012年度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优质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HGS-KC-2012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53-01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提出,“通过开发教学资源、加强教学工作中老中青年教师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形成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国家级教学团队。”[1-2] 教学团队与部门或群体不同,教学团队本质上是一种互助和协作的团体,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应立足于教学团队的实际情况,以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为基准,以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为导向,明确和强化课程体系的定位,全面推进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等的建设,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3]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课程建设 教学工作涉及课程、专业、学科、教学等多个概念,但课程是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承、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都需通过一系列课程实现;科学研究可不断丰富和发展课程内容,教学则可传授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展现科学研究成果。因此,高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建设。 上海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得到了“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支持,同时也是上海市教学高地。经过多年积累和精炼,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结构和特色。[4]上海理工大学高效、清洁燃烧教学团队主要讲授的系列课程包括“工程燃烧学”(上海市重点课程),“清洁燃烧技术”(上海市重点课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校重点课程)、“能源与环境”(双语)、“环保技术与设备”、“工程燃烧学实验”等。 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系列课程是上海理工大学热动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该系列课程既考虑了原二级学科划分下能源动力类专业的结构体系特点,又充分体现了新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逐渐淡化原二级学科色彩、强调拓宽专业口径的特色。教学团队根据清洁燃烧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密切跟踪国内外相关前沿技术,及时丰富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学术视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专业素质。[5] 本教学团队采用老、中、青相互结合的方式,共同负责同一门课程的讲授,并通过相互听课、共同研讨、交流等方式,来优化、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同时,在保持现有课程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教学团队更加注重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培养和应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传授课程专业知识,以将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系列课程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教学水平和示范辐射作用的优质课程。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是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2,3] 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上海理工大学高效、清洁燃烧教学团队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名师,又有科研能力较强的科研骨干。该团队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4、实验人员1人,形成了由教学型学术带头人牵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梯次合理的教学队伍。高效、清洁燃烧教学团队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博士毕业生,团队中博士比例达90%。针对教师角色多元化的背景,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教学团队采取“一人多课,一课多人”、青年教师导师制、集体备课制、相互听课制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需要在理论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设立相应的教学岗位,建立教学岗位的流动机制,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发展。学院也建立了每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制度,领导、督导听课制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等,对团队教学的各个工作环节、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效进行全面自查、检查与反馈。同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