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前如何进行学情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课前如何进行学情研究

备课前如何进行学情研究   摘要:在面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耐烦的神情中,教师应及时对自己预设的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恰当地选取教学环节,顺学而导,把学生现场生成的学习资源转化为掌握新知的背景。文章对教师在备课之前应如何进行学情分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备课;学情分析;导学案;兴趣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0-004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所谓学情分析,指的就是要了解分析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也要分析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在面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耐烦的神情中,注重学情的分析,及时调整自己预设的方案,恰当地选取教学环节,顺“学”而导,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那么,在备课之前我们应该进行哪些学情分析呢? 一、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化学学科作为具有其独特性的一门学科,其领域涉及到工、农、医、科,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现代性都很强。学生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在经历了九年制的小学、初中的自然、科学、生物等学科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因此,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社会生活实际、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学科的发展来选取和建构最基础的、学生发展最需要的化学导学案。 案例1:这是一个“水的净化”的情景导入片段。 教师:(出示一张鲁滨逊流浪荒岛,捧着一钵浑浊的河水发愁的图片)你能帮助他将这一钵浑浊的河水净化吗?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了静置、过滤、消毒、煮沸等方法。 教师:生活中这些净水的方法同学们都曾接触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方法的应用原理。 情景导入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将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落在了学生可能的 “最近发展区”,一下子将学生学习兴趣、有意注意提高了上来,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感知到获得新知识的乐趣。 二、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了什么程度? 让学生开展课前的自主预习,高港区实行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这个学习习惯。导学案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学生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预习笔记,让学生学有所向,让教师教有所依。 案例2:这是一个“元素的概念”的教学片段。 教师: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原子的结构。下面请看导学案上的几个氢原子的构成。( “氕、氘、氚”的原子构成)同学们能从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上找出它们的构成规律吗? 学生: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中子数不同。 教师:由于这几个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都为1,所以我们把这一类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因此,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 对于这种“元素概念”的引入我有几个疑问:1.由氢的同位素引出元素的概念,冲淡了“元素概念”这个重难点的讲解,到底是要学生掌握氢的同位素概念还是元素概念呢?2.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人为的加大了新概念的引入难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怎样从特殊到一般地让学生理解元素的概念呢?其实前面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确定的基准时,学生就已经知道了碳的一个同位素C-12。而由碳的几种同位素引入“元素概念”,不但让学生轻车熟路地由碳元素的这种特征联系到其他元素的一般特征,而且复习了旧知。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可以如下: 【复习旧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 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 【探究新知】确定相对原子质量时的“一种碳原子”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一种碳原子,通常称为“C-12”。观察下列几种碳原子的构成: 2.以此类推,元素是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 课堂教学的开始,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并把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转化为教学的重点或生长点;同时又把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常听到一些老师说:“为了上一堂公开课,已经试教了七八次了。”为了一堂公开课煞费苦心,教案改了一遍又一遍,课件改得越来越复杂。虽然整个课堂呈现得眼花缭乱,热火朝天,但是这节课最后到底解决了几个重点、难点?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卖力的表演,学生不知训练多少遍的配合演出!在这个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呈的时代,如何摈弃浮躁,摈弃花俏,摈弃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