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扶康早期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扶康早期幻灯片

内容提要 早期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性 早期经验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依据 大扶康?是早期经验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首选 IDSA念珠菌感染实用治疗指南指出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缺乏早期确诊工具 有效治疗念珠菌感染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应根据体外药敏结果指导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念珠菌感染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早期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内容提要 早期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性 早期经验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依据 大扶康?是早期经验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首选 根据高危因素开始早期经验治疗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重要高危因素 内容摘要 早期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性 早期经验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依据 大扶康?是早期经验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首选 The Medical Letter2005年抗真菌药物指南推荐 氟康唑是治疗念珠菌血症*的一线用药 念珠菌仍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致病真菌 我国白色念珠菌的临床分离率持续居高不下 白色念珠菌对大扶康?仍保持较低耐药率(2) 大扶康?对白色念珠菌仍保持强大活性(2) 早期使用大扶康?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 大扶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大扶康?具有较低的肝毒性 大扶康?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总 结 早期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应根据高危因素和临床提示开始早期经验治疗 大扶康?是早期经验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首选 念珠菌仍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致病真菌 大扶康?对念珠菌仍保持强大的活性 大扶康?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疗效卓越且耐受性良好 早期使用大扶康?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对其它抗真菌药,大扶康?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优势 大扶康?简要资料 谢谢! 6. Brad J.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6;42:244–51. 中性粒细胞减少 使用皮质激素 HIV感染? 糖尿病? 念珠菌定植 住院时间延长? 入住ICU 肠外营养 消化道或心外科手术 应用广谱抗生素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 烧伤 早产 免疫抑制* 医源性和/或院内因素* * 多数医源性和/或院内因素伴随非特异性免疫缺陷(如烧伤、外科手术可降低正常宿主的免疫机制) ?一项最近的大型前瞻性研究提示,感染发生的平均时间为入院22天 ? HIV及糖尿病主要易发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而且糖尿病也是播散性疾病的危险因素;HIV 感染只是播散性感染共同危险因素,并非独立危险因素 IDSA(2004年念珠菌病)指南推荐氟康唑作为治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发生念珠菌血症时的一线用药 1. Pappas PG et al. Clin Infect Dis.?2004;38(2):161-189. 0.5-1 mg/kg/日静脉滴注 或 两性霉素B 首日70 mg 静脉滴注,继而50 mg/日 静脉滴注 或 卡泊芬净 发热消退及血培养转阴性后继续治疗2周 400-800 mg/日,静脉滴注,口服序贯 氟康唑? 疗程 用法用量 抗真菌药 7. Abramowicz M. et al. The Medical Letter. 2005;3(30):7-14. *白色念珠菌通常对氟康唑高度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光滑念珠菌常对低剂量氟康唑耐药,但可能对高剂量氟康唑敏感,葡萄牙念珠菌可能对两性霉素B耐药。 ?仅用于治疗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 2004年6月-2005年3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对350株深部真菌感染标本分离鉴定结果 8. 粟芳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45-447。 2001 2002 2003 年 占临床分离酵母菌的比例(%) 46.7% 60.1% 54.2% 62.0% 59.4% 2004 2005 10. 朱德妹,张婴元,汪复执笔,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1):14-18。 2001年-2005年期间,中国3大城市5所医院的念珠菌监测结果 2001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5所医院对8000株酵母菌菌株的监测结果。并按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药敏试验。 2001年-2005年期间,中国5所医院对8000株酵母菌的监测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对大扶康?的耐药率均保持在2.2%以下 2001 2002 2003 年 2004 2005 2.2% (n=93) 1.3% (n=459) 2.0% (n=559) 1.3% (n=1938) 2.2% (n=1711) 耐药率(%) 10. 朱德妹,张婴元,汪复执笔,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1):14-18。 2001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5所医院对8000株酵母菌菌株的监测结果。并按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氟康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