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德】海因里希·伯尔 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 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 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送行。 小说主人公的身份是什么?我一直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1)这里是不是自己的母校; (2)自己到底受了什么伤。 这里是不是自己的母校? 美狄亚、挑刺少年 庙柱中楣、希腊重甲胄武士、画像、人种脸谱、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 各种胸像、赫尔墨斯圆柱、宙斯脸像、尼采像、多哥风景画 一切都不是证据;可能我在发烧,我在做梦;这不可能是真的 十字架痕迹、我的字迹 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我不用再怀疑了 也许一切都是幻觉,人发高烧时什么东西不会在眼前显现 “我”到底受了什么伤? 1、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头疼、胳膊疼、腿疼,心脏也发狂似的乱跳(10th) 2、胳膊不听使唤了,右腿也动不了,只有左腿还能动弹一下(38th) 3、我想抬起身,可是坐不起来;我向自己的身子望去,现在我看到了,因为他们已经把我的包扎解开了,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我猛地仰面躺下,因为我不能支撑自己。(51th) 我是怎样走向战场的?是主动的,还是被逼的?并说说你的依据。 是主动去的,从“我”的战争感受可以看出来: 一、P47 对炮火的赞美,认为战争是美好的 二、P47 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 三、P43---P46 对城市火光、浓烟充满敬慕 他自我牺牲的“壮举”有没有得到认可? ①我原以为受重伤后,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别人的安慰;没想到我多次因疼痛难当而叫喊,却无人理会,面对的而是别人的“冷漠、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我失声呼叫,医生和消防队员愕然地望着我,可是医生只耸了耸肩膀”…… ②我原以为我的名字可以刻到“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的纪念碑上青史留名,没想到“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③我原以为听到的炮声是多么的惬意、粗犷、高雅,“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没想到战争吞噬了我的双臂和右腿,让我欲生不能,欲死不能。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他不满学校单调的学习生活,他幼稚、无知,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我”最后喊出来的“牛奶”具有什么意义?隐含着怎样的感情? “牛奶”是和平的代名词,也是我回归生命本真的象征。隐含着“我”的伤感与悔恨,以及对平静的生活向往。 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突出小说的主题。 作者为什么要把“我”安排在自己的母校? 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到处充满着血腥味。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使人感觉到战争与文明发生了强烈的冲撞,战争是对文明的摧残。 为什么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 以铭文的起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隐含着对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的讽刺和批判。他们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他们盲从,使之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结果却让青年成了战争的炮灰。而 “我”的遭遇则恰恰说明了这种军国主义教育的蒙蔽性、欺骗性,它对健康人性更是一种残酷而病态的扭曲,是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我”和 “索科洛夫”一样吗? 同: 两个人物都在战争中遭遇了不幸。 不同: 参战动机: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 “我”却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待战争态度:索科洛夫是悲伤的、痛恨战争; “我”则比较麻木、对于战争显得冲动和兴奋。 对生活幸福的珍视:索科洛夫比 “我”更加珍视幸福。 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小学生进行军国主义教育 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越前永平寺僧人也进行军事训练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日本出现了战争狂热 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你如何破解软件OD破解软件OD使用教程.doc VIP
- 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措施月报表.pdf VIP
-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名师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一体机-柯尼卡美能达-bizhubC220说明书.pdf VIP
- BS EN 60079-32-2-2015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急诊科患者转运途中突然病情变化应急预案.pptx VIP
- 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景家口至清水驿段扩容改造报告书.pdf VIP
-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查房——护理问题及措施与健康指导.ppt VIP
- 零星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一种比色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Cu-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