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月月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月月日)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 (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 贵州省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二0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前言 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透露了一组沉重的数据:   2010年1~10月份,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死亡2080人,预测这个数字到年底不超过3000人,但每年尘肺病死亡人数却超过了6000,是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 “这个量实在太大了。”赵铁锤表情凝重地说。  就在同一天,卫生部部长陈竺也表达了相同的担忧。他提供的数字显示,从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底,已累计报告职业病72万多例,其中尘肺病65万多例。在陈竺看来,“实际职业病发病情况可能要远远高于报告数字。” 2010年3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调研技术报告》预测,“按全国煤矿265万接尘人员、尘肺病现患率7.72%、死亡率3.24%测算,每年我国仅煤炭尘肺病患者的死亡人数至少6000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地方和乡镇煤矿。” 这份技术报告源自2009年6月到12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情况调研。   三个单位组成调研组,对北京、山东、辽宁、安徽、湖南、山西、河北、重庆8个省市的14个国有重点煤矿企业集团和部分地方国有及乡镇煤矿的职业危害,特别是粉尘情况进行了调研,关联煤矿职工85万,占煤炭行业职工总数的20%。 《报告》显示,1952年至今,我国尘肺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1.5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1.4年。由于近年来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加强,尘肺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有逐渐延长趋势,近10年平均发病年龄57岁,而上世纪50年代则为41岁。 现场检测显示,煤矿井下粉尘浓度严重超标。1983至2008年,煤尘最高浓度范围198-3420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49.5~855倍;平均浓度范围7.6-60毫克/立方米,超标1.9~15倍。“虽然,2000年后趋于稳定,但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1.9-4.9倍。 该《报告》对煤矿职工尘肺病检出率的计算显示,国有重点煤矿为6.7%,相当于美国煤矿上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而地方煤矿7.4%,乡镇煤矿7.5%。如果按照国家要求的体检比例对全国煤矿所有接尘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诊断,推算每年尘肺病检出人数将达5.7万人。每年新发生尘肺病人数,按国有重点煤矿60%的体检率、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分别为20%和10%的体检率,将达1.64万人。 “煤矿粉尘浓度超标,煤矿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率低、漏检率高;非国有重点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职业健康工作基本处于空白……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煤矿职工遭遇尘肺病是在劫难逃。”调研组的一位成员说。 “绝大部分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和管理职能没有落实,没有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参与调研的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负责人表示,大多数煤矿企业对职业卫生工作不重视,“仅以煤矿企业集团为例,其中,92.9%未制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85.7%未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企业的管理,领导的责任和管理职能不到位。” 与此同时,调研还发现57.1%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时未履行告知义务,使职工对所从事工作产生的职业危害知之甚少,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不能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和使用防降尘设施。绝大部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的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教育力度不够。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企业的职业病防治经费从生产成本中列支,然而,绝大部分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参与调研的14家煤矿企业集团为接触粉尘人员配备了防尘口罩,但有半数企业使用的是廉价、低效的防尘口罩,甚至有个别企业以普通纱布口罩代替专业的防尘口罩。 粉尘是煤矿企业作业现场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但许多企业对粉尘日常监测不规范。7.1%的煤炭企业集团没有进行日常监测。92.9%煤矿虽然进行了日常监测,但其中有三分之一使用仪器不当,不能真实反映作业场所粉尘危害情况。 “有的企业故意采用粉尘浓度低峰数字,或粉尘检测时不下井而是让工人去采样,甚至干脆编造数字,造成报表数据达标的假象。”一位调研组成员表示,28.8%企业没有按照规定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 《报告》还显示,煤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率低,职业病诊断漏诊。企业为自身利益,只重视岗前体检和离岗体检,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组织不力,平均体检率为60.8%,最低为32.2%,退休职工体检率更低,64.3%煤炭集团没按照规定对退休工人进行体检。 此外,企业普遍存在职业病诊断漏诊的问题,平均漏诊率3.72%,漏诊率最高达20%。一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水平不高,特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