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番茄高发卵菌病害发生和防治
番茄高发卵菌病害发生和防治
卵菌是引起蔬菜病害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因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而得名。卵菌的寄生范围很广,几乎所有蔬菜上都有卵菌病害。其破坏性强、为害性大、发展迅速,由卵菌引起的蔬菜病害大多较难防治。本文主要介绍在番茄上发生的主要卵菌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番茄晚疫病
1. 发病症状 番茄幼苗和成株的叶茎、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最重。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白霉。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湿度过大时,叶背面病部和健部交界处长出白霉。茎上染病,病斑呈黑褐色至黑色腐败状,病斑长圆形,轻者占茎周的1/3~1/2,重者绕茎一周呈黑褐色腐败,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渍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病部有云纹,但不规则,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有少量白霉后迅速腐烂。
2. 病原菌传播和发病条件 该病由疫霉菌侵染所致,属卵菌。此病菌只为害番茄和马铃薯,主要在冬季棚室栽培的番茄和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有的可以厚垣孢子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或风雨传播到番茄植株上,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植株。病菌的营养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蔓延,经3~4天潜育,病部长出菌丝和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流行。尤其是中心病株出现后,露地栽培伴随多雨天气或浇水,病势扩展迅速。保护地栽培,浇水量大小,浇水间隔天数多少,以及浇水后是否遇阴雨天,是决定该病是否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高温低湿下孢子囊易失活,常温下,相对湿度低于80%仅存活几个小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导致田间湿度大,易诱发此病。该病菌的致病力很强,有生理分化现象。
3. 防治方法
①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止棚室内出现高湿条件。
②采取高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浇沟洇垄,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防止空气湿度过高。
③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目前我国育成的番茄杂交一代种中,绝大多数抗晚疫病或耐晚疫病,如中杂系列、浙杂系列、豫番茄系列等。
④与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和马铃薯相邻种植。
⑤使用酵素菌肥或经过沤制发酵的有机肥,实施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
⑥种植密度要合理,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打杈,防止株行间郁闭,改善透光通风条件。
⑦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可选用以下方法和药剂之一防治:棚室 卵菌是引起蔬菜病害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因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而得名。卵菌的寄生范围很广,几乎所有蔬菜上都有卵菌病害。其破坏性强、为害性大、发展迅速,由卵菌引起的蔬菜病害大多较难防治。本文主要介绍在番茄上发生的主要卵菌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番茄晚疫病
1. 发病症状 番茄幼苗和成株的叶茎、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最重。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白霉。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湿度过大时,叶背面病部和健部交界处长出白霉。茎上染病,病斑呈黑褐色至黑色腐败状,病斑长圆形,轻者占茎周的1/3~1/2,重者绕茎一周呈黑褐色腐败,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渍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病部有云纹,但不规则,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有少量白霉后迅速腐烂。
2. 病原菌传播和发病条件 该病由疫霉菌侵染所致,属卵菌。此病菌只为害番茄和马铃薯,主要在冬季棚室栽培的番茄和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有的可以厚垣孢子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或风雨传播到番茄植株上,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间形成发病中心植株。病菌的营养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蔓延,经3~4天潜育,病部长出菌丝和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流行。尤其是中心病株出现后,露地栽培伴随多雨天气或浇水,病势扩展迅速。保护地栽培,浇水量大小,浇水间隔天数多少,以及浇水后是否遇阴雨天,是决定该病是否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高温低湿下孢子囊易失活,常温下,相对湿度低于80%仅存活几个小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导致田间湿度大,易诱发此病。该病菌的致病力很强,有生理分化现象。
3. 防治方法
①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止棚室内出现高湿条件。
②采取高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浇沟洇垄,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防止空气湿度过高。
③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目前我国育成的番茄杂交一代种中,绝大多数抗晚疫病或耐晚疫病,如中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商孵化园运营方案.pdf VIP
-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07讲物态变化(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ISO22000-201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可编辑可复制).docx VIP
-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10讲质量与密度(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沂蒙革命老区为例.pdf VIP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一)复习答案学生版.doc VIP
- 《陈士铎医学全书》.doc VIP
- led灯具的结构基础知识.pdf VIP
- Yamaha雅马哈 CS-R5 英文说明书.pdf VIP
- 中信建投-金融-证券行业深度报告:券商-金融科技标的的弹性测算及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