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i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学派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内容 实质 影响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7、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消极:用三纲五常等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陆九渊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王守仁 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 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君 ”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内涵: 理想政治: 君民关系 贤人、仁政 ①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②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①君主用贤人; ②行仁政。 2011全国高卷 [创新命题1] 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善若水”的理念。下列与“上善若水”观点最一致的是(  ) A.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B.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C.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 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D.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析:“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A道,是万物的源泉,是非的准则。因此,圣明的君主只要把握住这个本原,就能了解万物的来由,只要把握这个准则就能了解成败的缘由。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 至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遭到打击 西汉汉初: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 秦始皇“焚书坑儒” 背景 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 过程:焚书、坑儒 评价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作用 有利于国家统一,巩固秦朝统治 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极大地摧残了文化,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 力的附庸 目的:警告天下读书人 知识梳理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1、背景 ②形势的需要: “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 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①批判“焚书坑儒”,汉初儒学兴起 西汉初期以“无为”的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会出现怎样的影响呢? 1.经济恢复 2.社会稳定 3.生活改善 土地兼并,商贾膨胀 ——中央软弱无力 边境不宁——和亲 王国问题——放纵、姑息 积极: 消极: 图片名称:董仲舒石像所 在 地: 河北衡水枣强县 知识梳理 清单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清单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1、背景 ③董仲舒改造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②形势的需要: “无为而治” 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①批判“焚书坑儒”,汉初儒学兴起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兼并 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 面临问题 董仲舒的学说 解决之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统一→政治统一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限田、薄敛、省役 ◇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思想主张 4、“儒学独尊” 2、“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3、仁政 5、“三纲五常” 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加强皇权的需要 缓和矛盾的需要 为人处事标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 君权 中央集权 统一 1、大一统 思想统一的需要 糅合道家 、法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儒学体系。 1.(2008深圳第二次调研)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