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生物教案第17课时课题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主备人殷雄
高二生物教案 第17课时
课题: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过程和方法:
1、分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
2、掌握实验操作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设计、完成实验,培养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P27课题背景,让学生回忆必修1关于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和多糖的相关知识,通过介绍纤维素,探讨如何分离土壤中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二)重点讲析
(一)、纤维素和纤维素酶
学生阅读课本,获取有关纤维素和纤维素酶的相关信息。
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
2、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X酶、 C1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学生通过观察课本P28图2-12和2-13获取相关知识
1、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的原理
(三)、实验设计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流程。
教师讲解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并让学生讨论写出实验流程图:
归纳注意点
(四)、操作提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结果分析与评价
(三)设疑讨论
1、叙述实验原理
2、刚果红染色法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你打算选用哪一种方法?
3、课本中的思考题。
(四)典题拓展(导学案)
(五)要点总结
?(六)巩固迁移(导学案
(七)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一、1.C H O 多糖 2.棉花 3.复合酶C1 菜纤维素 葡萄糖纤维二糖
二 1. 刚果红 2.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是否产生透明圈
三 1. 纤维素
2〖思考1〗液体,没有添加琼脂成分.
〖思考2〗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只有纤维素分解菌才能生存。
〖思考3〗将纤维素粉改为葡萄糖。
(1)纯度 (3).摇床 混浊(4)参照专题1的稀释操作, (6).透明圈
〖思考4〗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流程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细菌增殖后,再涂布在鉴别培养基上。其它操作基本基本共同。
3填表
染色法 优点 缺点 方法一 颜色反应基本上是
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操作繁琐
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方法二 操作简便
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 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产生模糊透明圈,
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形成明显的透明圈。 〖思考5〗在选择培养条件下,可使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四 1 发酵产纤维素酶 , 液体 发酵和 固体 发酵
2葡萄糖
◇◇ 典例精析
【例1】 解析:纤维素酶只能使纤维素分解,本题中只有C项滤纸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可以将滤纸条分解。
答案:C
启示: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只能分解含纤维素的物质。
【例2】解析: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将纤维素分解,则刚果红一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答案:C
启示:在合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出现的透明圈,一般是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
【例3】解析:这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所用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以便于下一步的稀释涂布操作。
答案:A
启示:掌握选择培养的目的。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参考答案
基础自测
一、D 、B 、C 、A、C、C、A、D 、 ABC、ABD
二、11.C1酶 CX酶 葡萄糖苷酶
12.纤维素酶 纤维素分解菌 透明圈
13.(1)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琼脂。
(2)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所以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大量繁殖,不能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则难以生存。
(3) 牛肉膏蛋白胨 对照。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史铁强《大学俄语(5)(东方新版)》【词汇短语+课文精解+单元语法+全文翻译+练习答案】(урок.pdf VIP
- 新22J05 公用卫生间、住宅厨房及卫生间.docx VIP
-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共32张PPT)2025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x VIP
- 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ppt VIP
- 各种品牌电视机总线调整资料.doc VIP
- 课程设计说明书UASB.docx VIP
- 螺杆压缩机大修技术协议.docx VIP
- 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教育训练大纲 .pdf VIP
-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情景默写(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df VIP
- T_AHEMA 002—2020_HDPE土工膜漏点双电极法测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