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中考思品考点36-3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
漫画一 漫画二 说一说这两副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漫画:《如此做法》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考点36 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及其重要性(a) 思品八下第一单元第三节P13-15 考点37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 思品八下第一单元第三节P13-14、第四单元第三节P47-51页 考点38 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c) 思品九下第三单元P44-65 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科学 文化建设 基 本 内 容 地位 作用 作用 地位 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 基本内涵 重要性 如何培育 和弘扬 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文化。 1. 发展先进文化 含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地位 (原因)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措施 (要求)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就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思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质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 建设两方面。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 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①中国特色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③每一个民族的繁荣,每一个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文化软实 力的支撑。 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已经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⑤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丰 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达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②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③加快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境界。 考点37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特点 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能随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内容 个人美德 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律己修身等 家庭美德 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等 公共美德 助人为乐、尊师重教、救死扶伤;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重要性 是提高炎黄子孙民放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资源 举例 有仁爱之心——唐太宗爱民如子;重情义——荆柯刺秦王;懂礼数——孔融让梨;明智果断——空城计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意义? 如何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地位 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和团结和睦的重要纽带,是推动 中华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产生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改造生存环境、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和建设祖国的奋斗中,逐步形成独特的民族精神 特点 博大精深、根深蒂固、生生不息 丰富 和 发展 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建设时期 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改革时期 创新精神、开拓精神、服务精神、求知精神等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健康保险的论文开题报告.docx VIP
-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高级英语自考题模拟2.docx VIP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doc VIP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Lesson 3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川教版三年级起点.doc VIP
- 劳动通识课件 第5章 家庭劳动实践.pptx VIP
- 2025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补考)(含答案).pdf VIP
- DB13T 2501-2017 风力塔筒自动免爬器技术条件.pdf VIP
-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02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