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12章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温州大学,韩纪江)
4 出口替代战略的缺陷 (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部门对国外市场和外资存在较强依赖性,其经济发展易受国际市场波动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的影响。 (2)一些出口替代部门受到关税保护和价格补贴优惠,生产效率低下,成本与价格很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由于补贴甚多,给政府的财政造成困难,限制了其他部门的发展,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出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对管理体制和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发展中国家则会因为资源、技术、投资、人才(如企业家、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等等条件缺乏的限制,使出口替代工业难以建成,或难以产生应有的效率。 三、综合性的工业化战略 综合性的工业化战略,指进口替代工业和出口替代工业同时采纳的混合型发展战略。 一般来说,进口替代战略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技术、教育水平不高的大国比较适宜,出口替代战略对于自然资源缺乏、人力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的中小国家较为合适。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应片面地、单一地实行某种战略,往往采用综合性的工业化战略,即同时发展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出口替代工业,各种战略混合运用,并根据工业化的进程不断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比较顺利地实行全面工业化,进入现代增长阶段。 选择发展战略要根据本国国情。其中重要的一个是自然资源条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采取进口替代的战略。如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则只好利用人力资源,走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实现生产和出口的多样化。如果传统出口产品的潜力很大,则可以走出口替代这条路。 如,南朝鲜和中国台湾同日本类似,没有丰富的资源,他们克服了在进口替代模式中既得利益的工业资本家、官员和工会的阻力,在政策上进行了调整,走上了出口替代的道路。 事实上,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各种工业化战略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相互补充,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可以混合使用,只是重点不同而已。如巴西就是这样—个混合体,出口鼓励与进口替代混合使用,不过以出口替代为主。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社会生产力不断地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发展进程紧密相关。 城市化程度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当此比例超过50%时,被称为基本实现城市化,超过70%时被称作高度城市化。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第一阶段是1730~1851年,为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英国花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第二阶段是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城市化,城市人口比重达51.8%。 第三阶段是1950~1990年,从全世界范围看,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左右。 人口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产业城市化的结果,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性。 右图是1998年部分国家的人均GNP与城市化情况 国 家 人均GNP(美元) 城市人口比重(%) 越南 350 19.6 中 国 750 31.1 印度尼西亚 640 38.8 马来西亚 3670 55.9 菲律宾 1050 56.8 墨西哥 3840 74.0 巴 西 4630 80.1 韩 国 8600 80.4 英 国 21410 89.4 澳大利亚 20640 84.7 法 国 24210 75.2 美 国 29240 76.8 德 国 26570 87.1 日 本 32350 78.5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工业化本身要求资本、人口、劳动等要素要集中到一定程度,这种集中过程正是城市化的过程。 同时没有城市化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业化,尤其是现代化大工业城市已成为一国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的发源地和人才的集聚地,主宰着一国的经济命脉。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1 城市化具有聚集经济效益 城市是产品和劳务的供给中心。生产企业的聚集使其能为社会提供大量产品,由生产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各种相关产业的聚集,又使城市成为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交通中心。通过城市的聚集性,每个厂商都从中得到好处。 制造商与销售商邻近,可以减少许多运输成本和节省很多时间,服务和投入要素的得到较容易,又加强了社会商业化分工协作的功能。所有这些都表现为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功能。 2 城市化能产生外部经济效益 众多厂商把制造业设在城市,可以相互提供投资引诱和就近获得生产要素,从而产生外部经济效益。 城市的基础设施齐全,水、电、运输、信息等服务完备,为制造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城市人口众多又为厂商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可减少寻找和雇佣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的成本;城市的卫生和教育较为发达,为生产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