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题讲座课件
注意事项 延长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超过4天),感染性病原菌中就会有更多的耐药菌。 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二十四)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与菌毒血症(Sepsis)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符合其中两条 体温>38℃,或<36 ℃; 心率>90次/分; 呼吸率>20次/分,或PaCO2 <32mmHg; 白细胞计数>12000个/m3或<4000个/m3,或未成熟的(杆状核)白细胞>10%。 菌毒血症(Sepsis):感染导致的表现与上述SIRS相同的全身性反应。 切口感染 器官腔隙感染 脓性气道分泌物 胸片浸润性阴影 血管相关性感染 尿路感染 吸入性肺炎 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二十五) 影响术后感染的因素 1、全身情况与术后感染的关系 糖尿病 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 营养不良 身体远位存在感染病灶者 休克(包括术前、术后或术中发生) 年龄因素 特殊肥胖病人 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二十六) 2、手术操作与术后感染的关系 留有不健康或坏死的组织 异物 血肿与死腔 局部血流障碍 长时间的、持续的牵开器压迫切口,局部不恰当地使用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药物从而加重局部感染 手术时间与术后感染的关系 抗生素预防不能解决严重污染、组织损伤、清创不彻底或外科手术技术不良等问题。 预防方案只是降低病原体总数从而帮助患者抵抗并防止感染。 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二十七) 3、其他影响因素 卫生消毒措施 血管内装置相关感染(导管种类、插管部位和插入方式、导管更换、无菌隔离技术) 机械通气(口气管插管、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鼻面罩) 导尿管 引流管 “持续预防用药直至拔除引流管的方法未被证实有益,因此是不合理的” 手术室条件 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二十八) 合并应用(联合用药)(一)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试行)》 合并应用(联合用药)(二)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药物可联合应用,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的联合。联合用药尚可减少毒性大的抗菌药的剂量,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试行)》 抗菌药物局部应用(一)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例如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此情况见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以及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等。 《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试行)》 抗菌药物局部应用(二) 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试行)》 选用药物类别品种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送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试行)》 选用药物类别品种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压电工实操考试要点(最新).docx
-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新教材).pdf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pt...ppt VIP
- 脑的发育与可塑性.ppt VIP
- 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01(浙江卷)(解析版).docx VIP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docx
- 2025室内设计规范.docx VIP
- JTGT L80-2014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细则.pdf VIP
- 安徽芜湖市湾沚区国有资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新版ISOIEC 270022022标准发布及关键变化点解读.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