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与深圳市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jobs-hous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beijing and shenzhe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与深圳市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jobs-hous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beijing and shenzhen
【文章编号】1006—3862(2014)03—0035—10
北京市与深圳市就业一居住空间结构对比研究
加那提古丽·卡德尔1 王 星2 孟晓晨1 (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2.伦
敦大学学院,英国伦敦,WClE6BT)
【摘要】中国城市内部就业一居住空间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北京市和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经
济普查和人I:7普查数据,对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分布与特征以及就业一居住空间结构(匹配)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
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是基本态势,总量上的就业一居住匹配度在27%和53%,而划分第二和第三产业后的就业一居住匹配度
下降到22%~36%之间。将就业和居住分别来看,两个城市在总体上均呈现出就业的空间集聚度高而居住的空间集聚度相
对较低的特点。从不同产业空间的集聚程度分析,则呈现出第三产业集聚度高于第二产业的特点。这些共性规律对于认识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而两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则与城市性质、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等因
素相关。
【关键词】就业一居住空间结构;产业空间集聚度;北京;深圳
【中图分类号】C913.31 【文献标识码】A
市场力量主导的,城市规划的理想很难在市场中得
引言
以实现。这促使学者们对市场力量作用下形成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的三十多年间,城市的 就业和居住空间规律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
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形态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 代的城市居住空间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学者们
变化与重构,市场规律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对居住空间分布特征不仅进行了定性分析,而且进
和重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原先由政 行了数学模拟¨“1。后来伴随着郊区化的不断发展
府力量主导形成的城市就业一居住基本平衡的模 和交通拥堵的恶化,研究重点转向对就业中心的界
式逐渐被打破,就业和居住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开 定和就业一居住平衡程度的测定。9“…,从而检测就
始分离并向新的空间结构发展。那么市场力量作 业一居住失衡程度及其对交通拥堵的影响。塞韦
用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否有一般性的规律存在? 罗。1川提出了就业一居住平衡的数量和质量两种平
不同产业的就业和居住空间结构具有怎样的共性 衡的概念。尽管学者们对“就业一居住平衡”能否
和差异?不同城市的就业和居住空间结构具有怎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有着诸多争议,但美国一些地
样的共性和差异?本文作者通过对北京市和深圳
方政府还是在规划政策中给予了采纳,并取得了一
市的就业一居住空间结构对比研究对以上问题进
定的成效¨“。
行了探讨。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的“单位大院”布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是就业与居住
局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就业一居住平衡,但改
之间的空间关系。随着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发展的
革开放中市场经济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空间结构。
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内部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就
“单位大院”开始解体Ⅲ一14],CBD就业中心的形成
业一居住平衡就成为一种理想的结构模型。这一
和居住郊区化都导致了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
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Howard(霍华德)‘1¨‘田园城
离‘1””。,促使学者们开始对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
市”中就业和居住相互临近、平衡发展的思想,后被
影响机理进行研究Ⅲ““。对城市的案例研究以北
普遍采用在城市规划中。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聚焦保障房建设——保障房规划设计之问.pdf
- 纺织材料的形及其重要作用与结果 shape of fibrous materials its significant effects and findings.pdf
- 在两个机械时代中面向工业化建筑的建筑师——从康拉德·瓦克斯曼到基尔南-廷伯莱克 architects towards industrialized buildings in two machine ages from konrad wachsmann to kieran timberlake.pdf
- 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隆德大楼,波士顿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lunder building,boston.pdf
- 煤层气的压力对液化流程性能的影响 effect of the pressure of coalbed methane (cbm) on the performance of liquefied process.pdf
- 辽南地区传统农村住宅形态特征的传承 the inheritance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rural residence of southern liaoning.pdf
- 公共空间斯蒂文·霍尔专访 public space interview to steven holl.pdf
- 基于grapes数值模拟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对局地微气候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 a study on the local climate effects of green space layout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rapescase of guangzhou.pdf
- 西安地铁二号线特殊车站公共区防排烟设计 public space smoke control and extraction design for special stations of xi'an underground railway line 2.pdf
- 沙化北中国.pdf
- 都匀公务员考试住宿环境试题及答案.doc
- 法律行业AI合同审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利用随机过程理论研究校园雨水花园水质波动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大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故事道德寓意的批判性思维培养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汉字部件构字规律在书法教育中的技法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面试遴选题目及答案.doc
- 抖音义乌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豆蔻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智能化转型: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在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共享的创新路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面试旅馆考题及答案解析.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