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演示稿.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庸》节选演示稿

中庸之道 中庸思想、 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什么是中庸之道? 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 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 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 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善恶分明)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曰:“赐也亦有恶乎?” (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1.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孔子的“中庸之道”。(不超过40字)(1分) 2.孔子、子贡的言论是否符合“中庸之道”?请简要分析。(3分)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曰:“赐也亦有恶乎?” (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1.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孔子的“中庸之道”。(不超过40字)(1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曰:“赐也亦有恶乎?” (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2.孔子、子贡的言论是否符合“中庸之道”?请简要分析。(3分) (二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3.24) ??? 一乡之人,宜公论矣,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朱熹《四书集注》) ??? 正义曰:言乡人皆好之,是善善不明;乡人皆恶之,是恶恶不著。若乡人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则是善善分明,恶恶显著也。(何晏《论语集解》、邢昺《论语注疏》) 阅读选文和名家评点,结合选文,自选角度写出你的阅读感受。(100字左右) 示例一: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个特立独行、鹤立鸡群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好人。 示例二:对于一个人正确评价,并不容易,但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 (二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6.29)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1) ??? 【注】①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结合选文和注释,你怎样理解“中庸”的涵义?“中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折衷主义”吗?为什么? 子曰:“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6.29)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1) ??? 【注】①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结合选文和注释,你怎样理解“中庸”的涵义?“中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折衷主义”吗?为什么? * * * *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庸”与“和”的理解。“中庸之道”是否等同于“折中主义”?请例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