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致癌作用(预防).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物致癌作用(预防)

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第一节 化学致癌物;分类依据:;;;;;已知的人类致癌物;二、依据化学致癌物在机体内作用的情况分类;2.终致癌物、前致癌物和近致癌物;;3.引发物和促长物;;助致癌物(co-carcinogens):有些化合物,本身既不具有引发作用,也不具有促长作用,但可以促进引发作用和增强促长作用,即能促进或增强全部致癌过程,故称为助致癌物。如乙醇、二氧化硫等。 严格说来,促长物和助致癌物不属于真正的致癌物,但在致癌作用中有重要意义。;4.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epigenotoxic carcinogens): 指不作用于机体遗传物质的化学致癌物。 ;第二节 化学致癌机制;一、致癌作用有关的代谢;化学致癌作用的代谢活化过程如下;1)直接环化作用: 黄曲霉毒素B1-- → 黄曲霉毒素B1, 2,3 环氧化物 2)二步环化作用: 苯并(a)芘 - → 7,8-环氧苯并 (a)芘 - → 7,8二醇-9,10-环氧苯并(a)芘 ;;生物代谢活化的复杂性:;代谢酶在肿瘤防治中的意义;二、化学致癌分子机制;遗传毒性致癌机制主要与DNA发生作用,其结果是DNA加合物的形成。 当然,加合物的形成并不一定导致肿瘤,其后果取决于加合物在DNA链上的位置和加合物的性质。;意义: 1)反映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体的真实接触浓度 作为效应标志物,反映外源化合物导致的靶器官效应剂量 2)可用以进行环境生物检测和评价,弥补了传统检测的局限性;(二)原癌基因、癌基因及 抑癌基因;2.癌基因(oncogene): 指一类在自然或实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它们是化学致癌物作用的主要靶分子,在细胞癌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癌基因实质上是一类被激活的基因,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能够促成细胞恶性表型的形成。 癌基因(oncogene)是指细胞内或病毒内存在的,能 诱导正常细胞发生转化,使正常细胞获得一个或多个新生物特性的基因 。 ;一些原癌基因的功能;己知的细胞癌基因分为下列四类: 1 蛋白激 酶类; 2 信息传递蛋白类; 3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类; 4 核内蛋白类 ;3.抑癌基因(anti-oncogene): 是正常细胞分裂生长的负性调节因子,其编码的蛋白质能够降低或抑制细胞分裂活性。或称为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肿瘤易感基因(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这类基因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起负调节作用,即抑癌作用。;一些抑癌基因的功能;抗癌基因主要有以下功能:;化学物通过代谢或直接作用遗传物质,发生突变,使原癌基因活化成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失活,细胞成为具有发展为肿瘤潜能的引发(或启动)细胞。;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研究意义;(三)基因表达调控异常 与肿瘤发生:;端粒与端粒酶;1990年起Calvin Harley 把端粒与人体衰老挂上了钩 ;端粒的功能;端粒酶;在肿瘤发生时,端粒酶基因被激活,在裸露的染色体末端重新合成端粒DNA,再现染色体末端的惰性,这样细胞就不会因染色体功能受损而死亡。反而,可无限分裂增殖,即癌细胞获得了永生化特性。;意义;(四)DNA修复与化学致癌;三、化学致癌过程;引发阶段(initiation); ;促长阶段(promotion);特 点;2)它是一可逆过程,并可能通过非遗传过程而发生,它是长期、慢性作用,才能引起肿瘤 3)通常具有阈剂量,即促癌剂的剂量低于一定程度,就不具有任何作用。 ;进展阶段(progression);四、非突变学说;2、激素失调致癌;3、免疫抑制致癌;4、其它;化学致癌作用的特点;3)一般毒性作用表现快、作用时间短,一经脱离接触,多可恢复,如煤气中毒;化学致癌作用表现较为持久,即使停止接触,仍可发生,潜伏期长15-20年(即从接触致癌物到发生肿瘤的时间);4)致癌作用是全或无的反应,在某些情况下,虽然致癌作用的强弱可以观察到与接触剂量成正比,但由于潜伏期长,发生率较低,要确定阈剂量,是至今毒理学中尚未解决的难题。;5)同样剂量的化学物若分成多次小剂量与机体接触,其致癌作用要比一次大剂量接触强。提示,环境中致癌物的危害更大。 6)肿瘤发生是一多阶段的过程,不同阶段多需不同的因素促成。 7)机制复杂 (p147 图8-1);;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第三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癌作用 的基本方法;一、短期实验;2.细胞转化试验 ;恶性转化指对培养细胞诱发与肿瘤形成有关的表型改变,包括细胞形态、细胞生长能力、和生化表型等改变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