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技术与应用课件作者张昌第3章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ppt

热泵技术与应用课件作者张昌第3章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3.1 吸收式热泵概述 3.2 吸收式热泵的工质对 3.3 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4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3.5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3.1 吸收式热泵概述 3.1.1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过程 3.1.2 吸收式热泵的分类 3.1.3 吸收式热泵的热力系数 3.1.1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过程 3.1.2 吸收式热泵的分类 3.1.3 吸收式热泵的热力系数 3.2 吸收式热泵的工质对 3.2.1 工质对的选择 3.2.2 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3.2.1 工质对的选择 3.2.2 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3.3 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3.1 吸收式热泵循环 3.3.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3.3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3.1 吸收式热泵循环 3.3.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3.3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循环及其计算 3.4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3.4.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 3.4.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 3.4.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 3.4.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结构 3.5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3.5.1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安装 3.5.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调试 3.5.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维护 3.5.1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安装 3.5.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调试 3.5.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维护 发生器 使稀溶液沸腾产生制冷剂蒸汽,稀溶液同时被浓缩。 冷凝器 使制冷剂蒸汽冷凝,放出凝结热。 溶液热交换器 在稀溶液和浓溶液间进行热交换,提高机组热效率。 液泵和制冷剂泵 输送溴化锂溶液和制冷剂水。 抽气装置 抽除影响吸收与冷凝效果的不凝性气体。 控制装置 有热量控制装置、液位控制装置等。 安全装置 确保安全运转所用的装置。 返回本节 返回首页 尚辅网 /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返回首页 吸收式热泵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其工质对、驱动热源及其利用方式、制热目的、溶液循环流程以及机组结构等进行分类。 1.按工质对划分 (1)水-溴化锂热泵 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 (2)氨-水热泵 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 2.按驱动热源划分 (1)蒸汽型热泵 以蒸汽的潜热为驱动热源。 (2)热水型热泵 以热水的显热为驱动热源。热水包括工业余、废热水、地热水或太阳能热水。 (3)直燃型热泵 以燃料的燃烧热为驱动热源。可分为燃油型、燃气型或多燃料型。 (4)余热型热泵 以工业余热为驱动热源。 (5)复合热源型热泵 如热水与直燃型复合、热水与蒸汽型复合、蒸汽与直燃型复合等形式。 3.按驱动热源的利用方式划分 (1)单效热泵 驱动热源在机组内被直接利用一次。 (2)双效热泵 驱动热源在机组内被直接和间接地利用两次。 (3)多效热泵 驱动热源在机组内被直接和间接地利用多次。 (4)多级热泵 驱动热源在多个压力不同的发生器内依次被直接利用。 4.按制热目的划分 (1)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也称增热型热泵, 是利用少量的高温热源热能,产生大量的中温有用热能。即利用高温热能驱动, 把低温热源的热能提高到中温,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2)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也称升温型热泵, 是利用大量的中温热源热能产生少量的高温有用热能。即利用中低温热能驱动, 用大量中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热势差,制取热量少于但温度高于中温热源的热量,将部分中低热能转移到更高温的品位上,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品位。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可利用中温的废热作驱动。其特点是热泵循环中发生器的压力低于吸收器的压力,冷凝器的压力低于蒸发器的压力。 5.按溶液循环流程划分 (1)串联式 溶液先进入高压发生器,再进入低压发生器,然后流回吸收器。 (2)倒串联式 溶液先进入低压发生器,再进入高压发生器,然后流回吸收器。 (3)并联式 溶液同时进入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然后流回吸收器。 (4)串并联式 溶液同时进入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流出高压发生器的溶液再进入低压发生器,然后流回吸收器。 6.按机组结构划分 (1)单筒式 机组的主要热交换器布置在一个筒体内。 (2)双筒式 机组的主要热交换器布置在二个筒体内。 (3)三筒式 机组的主要热交换器布置在三个筒体内。 (4)多筒式 机组的主要热交换器布置在多个简体内。 图3—15 单筒型结构布置方式 1—蒸发器;2—吸收器;3—发生器;4—冷凝器 图3—17 双筒型结构布置方式 1—蒸发器;2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