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苇莺种群繁殖生态初步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苇莺种群繁殖生态初步研究

维普资讯 第l0卷 第 2期 生 态 学 报 V0I.10 No.I 1990年 6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Jm1.,19 9 0 大苇莺种群繁殖生态初步研究 卢 欣 郭东龙 “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太 原) 摘 要 作者于l985一l987年夏季,在太碌地区对大苇莺的种群繁殖生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结果 表研 : . 大苇莺5月中旬迁八、口月中旬迁离研究区域J产卵在$月初开始,B月中旬选蓟高峰J窝卵数2—7枚,J;f5 枚居多,平均窝卵教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递减,繁殖成功窝的百分率和生产力的最商值但丹掰为51.8 和 1.0J 为破坏矗嚣响种群繁殖成效的重要困素之一. ● 美t饲t大苇骘(Ac 印 H5arHn出 ∞e“s),种群簧殖生志. 大苇莺(Acrocephalusarundinaceus)为广布于欧亚大陆的一种食虫鸟类 。对其繁殖生态 的研究,涉及一般繁殖特性 、领域性 、配偶关系 和雏乌的生长 1等方面。但 在自内,关于该乌的种群繁殖生态尚未有较系统的研究。我(f]:]=1985--i987年的夏季,在太 原市南郊区进行了这项工作。 一 、 研究样地与工作方法 1. 研究祥地 研究样地为航空学校西侧的水渠 (图1)。水菜总长1600米,宽lO米,总面积为1.6公顷。 ◆ 渠 内长有稠密的香蒲 (TyphaIatifolia)和少量的芦苇 (Phragmitescommunis),两侧有稻 田、 玉米田、菜地及草滩,沿渠~侧还有高大的杨、柳和槐树。大苇莺即在香蒲、芦苇丛中营巢 繁殖。 ● 我们对样地及其邻近2条水渠内的大苇莺进行环志并就地回收。1985年环志400只J1986 年环志104只,就地回收9只}1987年也 曾捉到1只 1985年环志的成鸟。这说 明大苇莺种群包 括参加过 3次繁殖的个体,也证实该乌具有返回原繁殖地的习性。此外,1985年在样地环志 的 1只幼乌,于当年lO月在湖南祁阳县发现。 样地内大苇莺的巢密度显著高于本区较大生境中的密度。例如1985年 7月中旬,南郊区 的西草寨、河西两个池塘内巢密度分别为22.5和18.7个 /公顷,而样地则高这33.1个 /公顷, 差异十分显著 (PO.01,X 检验)。这与样地的地形特点有关。据观察,面积较大的池塘, 大苇莺的巢多分布于蒲丛和苇丛边缘,这有利于衔运巢材尤其是育雏期捕捉 昆虫。样地为一 ·本文承安微大学生暂幕王驻 山教授、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张斑受、邛 旨孳先生审衄井挺出宝贵者且, 率所刘焕盒同 志工作中曾给予帮助,在此镶裘谢意. ¨ 现在山西大学生物系。 奉立于1988年10月 14日收到 维普资讯 2期 卢欣等:大苇莺种群繁殖生态初步研究 狭长水渠,恰符合该鸟筑巢的特点。此外,渠外地形开旷,人为干扰相对较小。 2. 工作方法 从大苇莺迁来之 日起开始观测 发现有衔 草营巢者 (一般在迁来l0天左右 ),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