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课程教案.doc

广州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课程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课程教案

声音与健康 第一课时 1.听觉与声音 教学目标:围绕声音的奥秘,学生开展了查阅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教学重点:围绕声音的奥秘,学生开展了查阅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过程: 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刺耳的噪声令人讨厌,还有大自然丰富的声音,即使闭上眼睛,它们也让我们感触到这个多彩的世界。感知这些声音,都依赖于耳朵,没有耳朵,我们的世界将一片寂静。那么耳朵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感知声音的呢? 板书: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二、新课教学过程: 1、人耳的构造 我们首先观察一下人的耳朵(同学们都互相观察耳朵),我们看到的只是人耳的一小部分,它更多的结构在人的颅骨内,教材图1.2-1画出了人耳的构造,我们一起认识我们的耳朵。(出示人耳构造挂图) 板书:1、人耳的构造 对照挂图讲解人耳的构造。 人耳的结构很复杂,它们共同协作,把声音传入大脑,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板书:(1)人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人耳各部分在听力的形成中都有自己的作用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现在同学们讨论一下,看声音在人耳内是怎传导的。(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声音要引起人的听觉,必须转换成大脑能接受的神经冲动后进入大脑,而人耳正好提供了这样的通道和转换功能,从传导上来说声音按照“声源振动→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耳蜗→听觉神经→大脑”途径传导的,鼓膜把声波转换为振动,这种振动在耳蜗处又被转换为神经冲动,最后传给大脑。 板书: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声源振动→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声音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人不能听到声音,不但不方便,有时还很危险,所以我们就多关心残疾人。 3、双耳效应 人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根据声音来确定声源的空间位置,这是因为我们有两只耳朵,由于人的双耳位于头颅的两侧,且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双耳的距离及强弱产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别,据此,人耳便可分辨出来自前方水平方向的声音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板书:双耳效应 人的双耳听到同一个声源发出的声音时间有先后之别,音质也有些不同,大脑根据这些差别可判断声源的位置 电声学中可以利用双耳效应产生立体声。但双耳效应只能解释人耳对水平音源位置的确定,而人耳是有空间立体感的,这是耳廓的功劳。三维空间定位主要依赖于耳廓效应。耳廓对来自各个不同方向的声波频谱进行不同的修正后,才由耳道传到鼓膜,大脑依据声音的频谱特性,就能辨别三维空间中的声源方向。声音从不同角度进入人耳时,由于耳廓的结构会影响声源的定位,所以人类的耳廓对确定声音的空间方向起主要作用。 三、总结拓展 人耳是一个精密的系统统,各部分共同协作使人形成正常听力。人耳的判断力和灵敏度都极高,可以感受到很微弱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有振动放大功能,可将声音的振动放大几十倍。人耳的方位感主要由双耳效应和耳廓效应完成。由于耳道的共振作用,人耳对声音的感受有一个范围,对超出范围的声音,人耳将“听而不闻”,所以,人听到的声音只是物体振动的一小部分,对于大多数振动,需要仪器转化才能听得到。同时,人耳还是一个很脆弱的系统,在形成听力的各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听力甚至使人失去听力。 四、布置作业 1.助听器可以帮助耳聋的人听到声音。 2.利用一次性纸杯,塑料管制作“听诊器”。 3.夏天打雷时,有人害怕响声而用双手堵住耳朵,但还是听到了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 4.简述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第二课时 2.声音与健康 教学目标:知道声音对人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知道声音对人健康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让大家来欣赏一下大屏幕,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看看大家是否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大屏幕依次播放下雨、流水、小鸟、婴儿的图片,同时播放雨声、水流声、鸟鸣声、婴儿笑声。接着展示草叶上的露珠、阳光透过树林普照大地、新芽萌发、花朵欲开、鲜花盛放、果实累累几组无声图片。) 播放后,让几个学生讲讲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听到这些声音时所联想到的。(多数学生只能听到雨声、水声、鸟鸣和婴儿的笑声。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谁听到了后几幅图片的声音?”。 谈一谈日常生活中听到这些声音的感受: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