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40吨酮基布洛芬成品过程工艺设计5.pdfVIP

年产140吨酮基布洛芬成品过程工艺设计5.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产品概述 ······································1 1.1基本性质··········································1 1.2药物相互作用······································ 1 第二章 工艺描述 ······································2 2.1反应原理·········································2 2.2工艺描述·········································2 第三章 物料衡算 ······································3 3.1设计参数·········································3 3.2计算流程·········································3 3.3计算 ·········································4 第四章 能量衡算 ······································ 第五章 设备选型 ······································ 第六章 污染处理 ······································ 6.1三废处理········································ 6.2应急处理········································ 第七章 岗位选派 参考文献 ········································· 附录:1.工艺流程图 2.工艺配管图 3.设备平面布置图 1产品概述 1.1 产品简介 酮基布诺芬的名称(英):Ketoprofen 、商品名:欧露维、别名:苯酮苯丙酸;酮基布洛芬;优洛芬。 酮基布洛芬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甲醇中极易溶,在乙醇 、丙酮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约93—— 96℃。为芳基烷酸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消炎及解热作用。消炎作用较布洛芬为 强,副作用小,毒性低,口服易自胃肠道吸收。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 炎、骨关节炎、关节强硬性脊椎炎及痛风等。 酮洛芬(酮基布洛芬,酮布芬,优洛芬,ketoprofen ,KPF)系布洛芬衍生物,化 学名称为2一(3一苯甲酞基苯基)丙酸,亦称间苯甲酞氢化阿托酸,是一种2一芳基 丙酸类非街体抗炎药(NsAID)。1972年由法国Rhone一poulenc公司研制成功并在 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美国相继上市。KPF为外消旋体,由左旋酮洛芬和右 旋酮洛芬组成。研究证明,右旋酮洛芬为KPF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成分,因而,很 多研究者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获得了 一的右旋异构体,并开发成药物,自前临 床上已广泛应用。此外,将KPF和有机碱反应生成烷基钱盐,可增加KPF的水溶 性,减少对血管和肌肉的刺激性,提高患者对此药的耐受性,进一步扩大了KPF 的应用范围。KPF兼有镇痛和解热特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骨关节炎(OA),国外还用于术后止痛、牙科疼痛、急性 内脏痛、急性肌损伤痛、慢性癌痛及原发性痛经等。药理实验表明,其作用优于 布洛芬、蔡普生等同类药物,并具有口服吸收快、用药量小、副作用轻、见效快等 特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批准使用,目前已有多种剂型用于临床。 1.2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口服易吸收,与食物同服时吸收减慢,但吸收量不减少。与含 铝和镁的抗酸药同服不影响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服药后1.2- 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用量200mg,血药浓度为22- 27 μg/ml,用量400mg时为23-45 μg/ml,用量600mg时为43-57 μg/ml。一 次给药后T1/2一般为1.8- 2小时。服药5小时后关节液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以后的12小时内关节液浓度 高于血浆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