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丰教授-课程所首页-中正大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永丰教授-课程所首页-中正大学

Young, M. (1971).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urricula as socially organized knowledge. In Young, M. (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副教授 林永豐 生涯與著作 Young原本是一位中學的自然科老師,1960年代初期,他以在職教師的身分在攝政街多元技術學院(Regent Street Polytechnic)進修時開始對社會學產生興趣。隨後,他又到艾塞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攻讀碩士學位。1967年,Young進入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擔任教育社會學的講師,並於1973年升等為高級講師。期間,受到B. Bernstein的鼓勵與影響極大,並意識到發展一門「課程社會學(sociology of curriculum)」的重要與必要性。 1971年,Young主編了「知識與控制(knowledge and control)」一書。這本書後來成為新教育社會學取向的經典之作,也奠定了他在教育社會學界的地位。原先,這本書是Young為了在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開設「學校與教育」這門課(這也是開放大學第一門有關教育社會學的課)所編寫收集的一些論文集,以便作為上課用的教材。由於這層緣故,不僅上課的學員都得購買,而且全英國到處都可以以相當低廉的價錢取得這本書,使得這本書的激進觀點迅速地傳播開來。不過,新教育社會學在英國的壽命其實不長,大約在5年後,Young接受了Whitty的建議,修正了原先激進的觀點,並進而與Whitty合作編寫了兩本書;「學校知識的探究(Explorations in the Politics of School Knowledge, 1976)」與「社會、國家與學校教育(Society, State and Schooling, 1977)」。據Young自己的說法,新教育社會學至此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特的學術取向(Young, 1998:p.39)。 然而,不僅知識與課程的問題持續成為Young在爾後長達30年以上的學術關懷,而且新教育社會學所提出的論點,不斷地在英國(如Goodson等人)與美國(如Apple, Wexler與Giroux等人)得到衍申與發揮。Young於1988年發表「課程與民主(Curriculum and Democracy)」一文,冷靜地分析新教育社會學的根本缺失,也試圖找尋足以突破困境的方法。這篇文章因此可以視為一個分水嶺,一方面新教育社會學時期暫時告一段落,另方面,則預告了另一階段的來臨。 Knowledge and Control Young對教育社會學的最早論述,也是最廣為引用的文獻,乃是1971年所主編出版的「知識與控制」,以及該書中的專文「將課程視為在不同社會中組織形成的知識之研究取向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as Socially Organized Knowledge)」。Young認為課程社會學最核心的問題,即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課程,並特別注意﹕當權者是根據什麼樣的基本假定來選擇與組織學校知識的?這個主題可以衍申為下面三個問題﹕ 第一、既然某些人有權力去界定「什麼是有價值的知識?」,那麼我們就可以追問﹕知識是如何被階層化了(stratified)的?依據的標準為何?知識階層化的概念有兩個重要的內涵﹕聲望與所有權。聲望指的是一個社會對不同知識領域的評價,所有權則指某一種知識是不是被某一特定的群體所「擁有」,相對地減少了其他群體接觸此一知識領域的機會。 第二、既然某些知識領域只開放給某些特定的群體,那就意味著對不同群體的學生而言,課程所涵蓋的「範圍」是不同的。換句話說,不同群體的學生,透過修習不同種類或範圍的課程,其所分化專精的類型與程度都是不同的。 第三、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文化脈絡下,不同的社會對「科學(science)」的界定都不同。既然如此,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有的學科會被視為是科學,而有些不會呢?再者,究竟是哪些人可以擁有或學習這些知識呢?這些得以接觸某一類知識的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這一群人的社會階級背景有沒有類似的地方呢? Young進而主張,針對課程這一議題,應該從下列幾個角度加以剖析。 表一、課程中知識的社會組織之不同面向 知識範圍的大小(專精化的程度) 不同知識領域 被評價的情形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