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非常不错).doc

宁德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非常不错).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9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D(A.隽juàn 砌qì B.匝zā 藉jiè C.咽yàn 聒guō) 2.A(B.蔽—弊 赝—膺 C.锭—绽 维—帷 D.崇—祟 懔—凛) 3.D(别具匠心:指文学艺术创作构思巧妙,与众不同。A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B不负众望:指为人所信服,不辜负大家的期望。C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4.C(A项语序不当,“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凸现了汉字书法艺术的神韵”应交换位置;B项句式杂糅,“造成的直接后果”与“导致”保留其一;D项,两面对一面。) 5.A(语段有两个句子,第1句着力于写月亮、月光,第2句也应紧承上文语意。B、C两项,“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既不合事理,也难和上下句连贯。D项,前一分句与上文承接自然,但“好像都在燃放着火焰”不合情境,且“五月之夜……世界”一句与横线后语句在语意、句式上不搭配。) 6.C(文:掩饰;信:使者,指媒人) 7.B(动词使动用法;动词作名词;A.名词作动词;C名词作状语;D形容词作动词) 8.D(宾语前置;A定语后置,状语后置;B判断句,定语后置;C被动句,状语后置) 9.C(可是那些浅陋的读书人拘泥死板地认为,君臣之间的伦理关系无法逃脱于天地之间。“规规”译为“浅陋拘泥”) 10.(每空1分,错、漏、添一字,该句不得分,共10分) (1)樯橹灰飞烟灭 (2)轻烟老树寒鸦 (3)是处红衰翠减 (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载笑载言 (7)固前圣之所厚 (8)羁鸟恋旧林 (9)妾当作蒲苇 (10)位卑则足羞 11.(3分,结构相似1分,比喻修辞格恰当1分,语义连贯1分。) 示例:朋友是漫漫长夜里的一盏明灯,点亮它,令人满怀希望。 12.(3分,句式1分,内容2分) 示例:写好说理文,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3—14题。 13.(2分,每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 首句是全诗的起点;“朝”点明友人离别的时间清晨,增添离别的愁绪;“游子”指魏万,扣合诗题;“离歌”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14.(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符合诗意酌情给分。) 首联写友人离去,引发诗人的离情别绪,借秋霜这一典型的秋景来抒发诗人伤感之情;二三两联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经历的推想,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末联劝勉友人莫要沉溺行乐,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表达对友人的期望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跂23题。(19分) 【一、二级达标校学生完成】 20.(5分,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C E(C项“内心充满愤怒”在文中没有根据;E项“丝毫不涉及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当,文中写到林德顺卖一个桔子给那个男人并询问孩子的情况,都表明他并非冷漠。) 21.(4分,意对即可) 这句话用周围嘈杂的人声和喧嚣的车声反衬男孩的声音,(2分)“清脆欲滴”形容男孩声音纯净/“脱颖而出”写出这样的声音给人的独特感受,(1分)这句话体现出男孩极为单纯的快乐。(1分) 22.(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满分,意对即可) ①点出故事情节,文中两次描写孩子与母亲玩蹦蹦跳跳的游戏。②蹦蹦跳跳的游戏快乐而富有生机,与结尾孩子死去形成极大反差,增强文章的悲剧效果。③文章写的是沉重的故事,表达的是严肃的主题,作者却选择了一个轻松的标题,形成强烈反差,引发读者思考。④表现文章主题,孩子病情严重,母亲忍住悲痛和孩子快乐地玩游戏,表达面对灾难的达观态度。(蹦蹦跳跳玩游戏的孩子不在了,瘫痪的林德顺依然坐在轮椅上,人生无常,幸与不幸,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 23.(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意对即可) ①小说以林德顺“现在坐在轮椅上”作为结尾,照应小说开头林德顺“坐在轮椅里”,情节完整。②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渲染悲凉的氛围,为“孩子死了”这一结局增添悲剧色彩。③交代林德顺瘫痪的经历,使读者更感受到人生无常,进一步揭示文章主题。④同是面对不幸,蹦跳着是一种幸运,生存着更是一种奢侈,耐人寻味。 【B】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9分)【三级达标校及非达标校完成】 20.(5分,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C、D(C“我的梦”表现了对石匠的钦佩,侧面表现石匠手艺的高超;D文中没有谴责儿子的意思) 21.(4分,意对即可) 运用比喻的修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