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城市详细规划.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城市详细规划

L----标准日照间距 H----前排建筑屋檐标高至后排建筑底层窗户标高之高差 h----日照标准日太阳高度角 日照间距一般采用H:L(前排房屋高度与前后排住宅之间的距离之比)来表示 如前排房屋为6层,高度为18米,要求日照间距是1:1.2,则该日照间距 的实际距离应该是21.6米 决定住宅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一是所处地理纬度,二是考虑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综合上述两大因素,在计量方法上,力求提高日照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适用性,规定两级“日照标准日”,即冬至日和大寒日。 “日照标准”则以日照标准日里的日照时数作为控制标准。这样,综合上述“日照标准”可概述为:不同建筑气候地区、不同规模大小的城市地区;在所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内的“有效日照时间带”里;保证住宅建筑底层窗台达到规定的日照时数即为该地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二)住宅侧面间距 除考虑日照因素外,通风、采光、消防,以及视线干扰、管线埋设等要求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山墙无窗户的房间间距一般情况可按防火间距的要求确定侧面房间距。一般侧面无窗时不得小于6米,侧面有窗时不得小于8米。 对高度大于24米的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侧面间距一般要求不小于13米。 建筑间距的控制要求不仅仅是保证每家住户均能获得基本的日照量和住宅的安全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一些户外场地的日照需要,如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和其他一些公共绿地,以及由于视线干扰引起的私密性保证问题。 任何一种建筑形式和建筑布置方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会产生终年的阴影区。终年阴影区的产生与建筑的外形、建筑的布置有关。 在考虑建筑外形的设计和建筑的布局时,需要对住宅建筑群体或单体的日照情况进行分析,避免那些需要日照的户外场地处于终年的阴影区中。 由视线干扰引起的住户私密性保证问题 住户与住户的窗户间的视线干扰主要应该通过住宅设计、住宅群体组合布局以及住宅间距的合理控制来避免 住户与户外道路或场地间的视线干扰可以通过植物、竖向变化等视线遮挡的处理方法来解决 住宅的朝向选择 住宅朝向主要要求能获得良好自然通风和日照。 自然通风是指空气借助风压或热压而流动,使室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与建筑自然通风效果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有建筑的高度、进深、长度、外形和迎风方位 对于建筑群体而言,有建筑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和建筑群体的迎风方位 对于住宅区规划而言,有住宅区的合理选址以及住宅区道路、绿化、水面的合理布局 不同形体、不同布置 的建筑周围的气流情 况 住宅群规划布局与风道组织的几种方式 住宅群体空间组合实例分析 变化“尺度”(住宅高低、长短)、“间距”、“形体”等要素 变化住宅长、高“尺度”及“体型”,变化排列方向,间距等要素 变化“形体”、“方向”、“间距”等要素 变化“体型”“方向”“尺度”等要素 变化“位置”(错行、错列的住宅排列)等要素 变化“尺度”、“体型”、“位置”等要素 1、分类 a. 按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性质分: 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文化体育、 金融邮电、行政管理、市政公用、其它。 b. 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繁程度 分为: 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 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 c. 按盈利与非盈利性分类: 盈利性、公益性 (四)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居 住 区 规 划 一、城市居住问题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城市生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活单元)、居住区(社区、多个家的组合、社交活动) 1、城市居住问题 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 50年代 1978 1985 1990 1992 1994 2000 4.3M2 /人 3.7 5.0 6.8 7.1 7.5 10 我国住宅建设投资比例的发展 1949—1978年 1979—1989 1991 2000 0.78% 1.0% 3.67% 5%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正常投资比例为5%,小于3%时,是会出现住宅问题的临界点。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舒适标准:每人一间房 豪华标准:二套以上的住房(别墅的本源意义)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套房,每人一间房。(建设部2015) 住宅制度的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 2、我国的居住区规划实践 二、居住区规划的基本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