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创高考语文课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虚词18个必考文言虚词ppt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 Ⅱ、考试能力要求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004-2011年高考广东卷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览表 虚词用法一览表 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用法灵活 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使用频率高 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语法功能强 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发展变化大。 文言虚词简介 一、代词 常见的代词:之、其、何、若。 二、介词 使用频率高、用法较复杂的介词:以、于、为、因、与。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介词必与所带的宾语(有时省略)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介词根据功用可分为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表方式、表工具等。 文言虚词简介 三、连词 常见的连词:则、以、而、若、且。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 连词按其所表示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9种: 并列、递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目的、假设、修饰 文言虚词简介 四、副词 常见的副词:其、乃、且。 副词是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及程度深浅、范围大小等的词。 五、助词 常见的助词:所、也、者、之、乎。 助词是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包括音节助词、句首助词、句中助词、句末语气助词等。 复习文言虚词时要注意: 一是要紧扣课本,并养成反复诵读文言文的习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是要注重积累,注意把课文中典型句子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比较、掌握; ★★★特别对“以”“于”“之”“其”等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高的文言虚词(见附表)应重点掌握。 三是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句意分析法 就是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2010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言文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辩。为童子时,尝系鼠熙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予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 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之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招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俯下,呼曰:“臣不才,愿意思自救。”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捕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解析: A项前一句出自“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意思是“这就是所说的八阵图,你也想学习吗”,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句中的“之”是代词,指代“八阵图”,与后一句中的“之”的用法不同。 同理,B项前一句的意思根据上下文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