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干预以及评论干预辨析与思考.docVIP

评论、干预以及评论干预辨析与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论、干预以及评论干预辨析与思考   评论、干预以及评论干预是叙事学研究的三个重要概念,但目前学术界在这三个概念的运用上存在模糊之处。干预除了评论这一实现途径外,还有其他多种实现途径,如引入潜在读者或叙述接受者。评论和干预虽然都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但二者的判断标准不一,前者以其解读是否需要借助文本内外的语境为标准,后者以叙述者是否打破故事进程为标准。评论干预是任何通过评论或解释实现的叙述者干预,其评论或解释的对象既可以是叙述内容,也可以是叙述形式。评论干预有显隐之分,隐性评论干预对于现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学界更多关注。   [关键词]评论;干预;评论干预;显性;隐性   [中图分类号]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4)01―0184―05   叙事是人类永恒的社会活动,无论是口头叙事还是书面叙事,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叙述者的主观性。任何叙事文本的产生,都是由叙事主体在叙事过程中以明确的自我意识对事件进行选择和加工的结果。没有叙述者的自觉行为,通常状态下的客观故事事件不可能成为叙事文本。叙述者在叙事时总会或隐或显地表现出对人物和事件的态度,也会暂时离开他讲故事的本职工作转而对故事或者叙述本身发表观点,因此,任何叙述文本都避免不了叙述者的评论或干预。评论和干预是叙事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在当前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俨然“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中最具体、最连贯和最确切的专门学问之一”的全新语境下,对于解读叙事的本质与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叙事学家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于1987年出版的《叙事学词典》(A Die-fionary of Narratology)以及当代著名后经典叙事学家戴维?赫尔曼(David Herman)等国际知名学者共同编纂出版于2005年的《劳特里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Routledg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均收录了评论或干预的相关条目,如评论(commentary)、评价(eval-uation)、作者干预(authorial intervention/intrusion,au-thor’s intrusion)、叙述者干预(narratorial intervention,intrusive narrator)等。这些术语在“叙事传统形成于先秦时期”的泱泱叙事大国――中国,就已成为叙述者主体性研究的出发点。不仅如此,国内叙述学界基于评论和干预二者的发展提出了“评论干预”概念,尽管国际叙事学界并不存在对应的commentary intervention或者commentary intrusion等类似表述。本文试图通过辨析评论和干预的内涵和本质,指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解读国内学界在评论干预概念使用上的模糊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查评论干预在文本中显性和隐性的实现方式,特别是后者,以期进一步领悟评论和干预的异同。   一、评论和干预互为解释的现象   在探讨国内叙述学界的评论干预概念之前,我们有必要结合评论和干预的内涵本质的探讨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国外叙事学界,评论是commentary,干预是in-trusion或intervention,包括作者干预和叙述者干预。评论和干预两词虽在表达形式上分开,但两者关系紧密,难以准确区分。经常互为解释。《叙述学词典》将评论界定为:“叙述者的评价性补论;作者干预;超出对存在体识别、描述及事件讲述之外的叙述者干预。在评论中。叙述者解释叙述元素的意义或重要性,做出价值判断,谈及超越人物世界的诸多世界,并且/或者评论叙述本身。”《劳特里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也作了类似的界定,并指出:“评论因指涉叙述者超越事实描述之外的言语行为,也会被称作作者干预。因此,对于评论的界定,总离不开作者干预或叙述者干预这两个关键词,甚至评论有时直接就被称作作者干预或叙述者干预。国内学界对于评论和干预的探讨以赵毅衡为代表。赵毅衡首先指出,在与干预相关的两个术语中,不存在作者干预,只有叙述者干预,因为“小说叙述文本是假定作者在某场合抄下的故事。作者不可能直接进入叙述,必须由叙述者代言,叙述文本的任何部分,任何语言,都是叙述者的声音”。这是颇有道理的。我们也可从《叙述学词典》对于作者干预的界定看出端倪:“作者干预指的是叙述者以评价的形式对所表述的情境与事件、表述本身及其语境的干预;叙述者的评价性说明。《叙述学词典》是用叙述者的行为而不是作者的行为来界定作者干预,进一步说明了“叙述者干预”概念的合理性。   干预是叙述者除讲述故事这项“本职工作”之外的一项重要职能。赵毅衡区分了叙述者干预的两种类型:指点于预和评论干预。前者是对叙述形式的干预,后者是对叙述内容和故事本身的干预。赵毅衡对干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