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兵事刺刀凿界碑 青春写边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里兵事刺刀凿界碑 青春写边关   阿里,西藏最西边的一块高地,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的高原;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等在这里相聚,它因之被称为“万山之祖”;印度河、恒河等从这里发源,故又被称为“百川之源”。   在这块地球最孤寂的高地上,驻守着解放军最富有牺牲、奉献精神的阿里军人。   作为阿里边防官兵的一分子,我倍感荣幸。尽管在这里驻守的时间不长,但那些爬冰卧雪、策马奔腾,以及与印度边防军人唇枪舌剑、把酒言欢的画面始终铭刻在我的心里。   “生命禁区”一抹红   阿里被人们称为“生命的禁区”。   去阿里,从新疆叶城出发,沿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道路最险、路况极差的高原公路――219国道,即新藏公路一路向南,途中险像环生。“行车新藏线,不亚蜀道难;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湾;界山达坂弯,伸手可摸天……”达坂,维语意为“坟墓”,沿途共翻越16个冰达坂、涉44条冰河,大部分途经地段为“无人区”,只有茂盛的红柳零星生长在路旁。“生命禁区”中生命的生存原本就是对大自然绞杀的顽强抗争,这一簇簇红柳,正是这场抗争中的幸存者。   行至国道994公里处,便到了阿里第一站――日土。这里也是阿里的北大门,莫尔多通道的东起点。日土县城的北面就是闻名遐迩的班公湖,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意思是“明媚而狭长的湖泊”。该湖一半在阿里境内,另一半则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最奇特之处在于,虽同属一湖,在这边是淡水,而那边则是咸水。班公湖岸边红柳簇拥,风景优美,是阿里高原乃至西藏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湖中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每年5至9月,成千上万的鸥鸟在此栖息,鸥鸟雁鸭欢舞飞翔、遮天蔽日,成为阿里高原的一大奇观。湖畔的牧人传说湖中还有神龙、湖怪出没,更增添了班公湖的神秘色彩。   作为阿里的守防官兵,肩负着守卫祖国领土、打击敌对势力和恐怖分子的神圣使命。忠诚履行使命,矢志献身国防,是阿里军人心中永恒的信念。   我清晰地记得到阿里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习阿里军人的守防历史。进藏先遣连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1950年5月,为完成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任务,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组成了共7个民族、139人的进藏先遣连。经过一年零三天的艰苦行军,先遣连官兵克服高原缺氧、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挖地为营,狩猎为食,历尽艰险,以顽强的毅力和大无畏革命英雄气概,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挺进藏北,解放阿里”的任务,为和平解放西藏、保卫祖国领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全连共有63名官兵光荣牺牲。至今,在阿里的茫茫雪野中,先遣连留下的63座坟茔,依然在诉说着当年进军阿里的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因此,从进入阿里的第一天起,我便以“争当先遣连传人”的信念开始了守防生涯。   从日土县城出发,顺着班公湖南麓,沿莫尔多通道一路向西,路旁的野驴“好奇心”很重,一直奔跑着与人们比赛,丝毫没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架子。路的尽头,便是常年驻守在这里的阿里军分区某边防连所在地――斯潘古尔湖,维语意为“美丽的湖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句朴素而富有激情的巨大红色标语在雪山之中分外醒目,一面鲜红而壮阔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连队营房后侧的山坡上。这些标语和红旗都是守防官兵用数公里外捡来的石头堆砌起来的,每一块石头都凝聚着大家卫国守边的坚强决心。   阿里的边防连队距离上级较远,一般都在200公里以上,除了统一配送的物资补给外,其余一些副食还得自力更生。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成群的牛羊,以及崭新的营房、整齐的菜棚,让我产生了错觉,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小村落。然而,连长王剑兵和指导员黄元龙的讲述,让我们深深地震撼,宁静的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连队所在的莫尔多通道是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一个战场。莫尔多,藏语意为“大石头”。在莫尔多通道最西端,仍然矗立着一块巨石,现在已经成为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见证。连队距离边境有数公里,这片区域内全是1962年自卫反击战留下来的一片雷区,只有一条巡逻道路横贯其中。20世纪90年代,连队执勤巡逻只能靠骑马和徒步,尤其是在穿越这片雷区的时候,只能骑马快速通过。幸运之神并不是每次都眷顾我们的边关将士。1996年夏,时任阿里军分区副司令员的阿旺多吉带队组织连队巡逻,骑马通过雷区的时候,突然“砰”的一声,所有马匹都受惊了,为防止军马误入雷区,巡逻队员忙着控制马匹,可阿旺多吉的坐骑“烈火”不知怎么了,发了疯似的冲向了雷区。又是“砰”的一声,“烈火”触发了地雷,其他巡逻队员还没有反应过来,阿旺多吉已经坠马,“烈火”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巡逻队员赶紧过来查看伤势,爆炸的地雷碎片把“烈火”的腹部炸开了花,也正因为如此,马背上的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