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 一ChinaDeve三jOD农me观nt察0bservation
三农观察 (一)
与翦在统琴城 乡问题主的 “两妊罚步 避 枣 匕较炎出 一是量 ”豁 孽 萎量只 “纯”
珂: 篝 或失 统 ”小 萼 ;I楚量 尊性需求轻个涔 熏《需求 ,致使城 臻 民穰罢 鞠投、艄
命不 价、翻王不 嗣城不同教、 地不问强争现毫至今玫醍不欠. 量甚至秘救浓然
统筹城乡重在 “五同’’
● 刘 奇
自2002年党中央做出统筹城乡经 统筹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至今已有九个
年头,其间各级各部门都出台了一系 同票同权
列重大举措。但当前在统筹城乡问题
上的 “两轻两重”现象比较突出。一 选举权是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
是重 “统”轻 “筹”,甚至只 “统”不 “筹” 分,是实现其他各项权益的基本前提。
或大 “统”小 “筹”。因为 “统 ”的 选举权的平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投
是土地,可以生钱;“筹”的是社保 票权相等,一人一票;二是代表名额
及公共服务,需要掏钱。打着统筹的 分配平等,每位代表所代表的人数相
旗号只关心脚下的地,不关心地上的 等。一人一票是基础,相同数量的选
人;二是重公共性需求轻个体性需求。 民选举相同比例的代表 ,是更高层次
对宏观层面的公共性问题积极推进解 的平等。
刘奇,中国农村政策研
决,而对微观层面的个体性 问题则发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选举制度
究中心研究 员、 中国农业大
力甚微。公共性问题看得见、摸得着, 即实现 了一人一票,1953年和 1979
学等 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博
易出政绩 ;个体性问题分散琐碎,看 年的选举法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
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三农研
不见、摸不着 ,难显成就。致使城乡 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但在代表
究,常有新作见诸报刊。现
居民同票不同权、同命不同价、同工 名额分配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任安徽省政府副秘 书长兼扶
不同酬、同城不同教、同地不同保等 至今仍未完全实现平等。1953年新
贫办主任 。主要著作有 《三
现象至今改观不大,有些甚至旧貌依 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城乡按 l:
农问策——走 出制度 困局》、
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在于以人 8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当时我国人
《和谐社会与三农中国》、 《21
为本,这个 “人”不是抽象 的概念, 口构成的比例相差非常悬殊 ,只有规
世纪农业的新使命:多功能
而应是每个人具体权利的落实。因此, 定城市和乡村代表分别代表不同的人
农业》、 《中国农村观察:转
城乡统筹,农民市民个人权利的统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移动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响应的参数影响分析Ⅰ:粘弹性半空间.pdf
- 移动互联网机遇与困境并存掘金者探索脱困之路.pdf
- 移动互联网可信匿名通信模型.pdf
- 移动互联网投资的商务模式研究.pdf
- 移动商务价值形成机制的多智能体模拟.pdf
- 移动通信,不是移动“收费”.pdf
- 移动通信对仪表系统产生干扰的研究.pdf
- 移民,移还是不移.pdf
- 移栽密度与供氮水平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影响.pdf
- 硬化剂注射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远期疗效研究.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