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规划频现不公开博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命规划频现不公开博弈

短命规划频现不公开博弈   南京市浦口区滨江路南侧有一道防洪江堤,从5月3日开始,防洪江堤上长势良好的绿化灌木陆续被铲除。据悉,2011年,浦口区水利局对这段江堤进行加固改造,2012年6月竣工验收,之后移交给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养护。 对这次铲除,相关部门解释说,这里前后实施两项工程,规划有部分重复。为完成后一个计划,只得把之前的绿化铲掉,换成“档次更高”的绿化植物。 浦口区水利局办公室主任马云在接受采访时称,当时主要做的是防洪,适当做了一点绿化。被毁掉的那段江堤,全长1.2公里左右,绿化费用在七八十万元。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不少评论。有市民质疑说,两项工程规划“撞车”,以财政浪费的方式解决未免代价太大。 多地现短命规划 如此短命的规划,近年来在国内并不少见。 2013年4月9日,为把市内农科路打造成精品一条街,郑州市金水区城市管理局将路边已植7年多的白蜡树全部移植,改种银杏树。而这条街,曾经是当地人们最喜爱的林荫道。 也有不少市民在微博上抱怨,不仅是绿化带重建热,道路也是铺了又铲,铲了再铺。 甚至,不少短命的规划,在当时还是轰动一时的地标性建筑。 2007年1月,曾经的西湖边最高楼——浙江大学原湖滨校区3号楼被整体爆破,从建成到推倒仅13年;2010年5月,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刚20年的地标凯莱大酒店宣布停业拆除。 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的绿岛体育中心,曾经拥有亚洲最大的室内足球场。2012年6月,这个投入约8亿元、使用寿命不到10年的体育场被爆破拆除。据称,当年,仅爆破这个体育场的费用就在300万元左右。 而沈阳市政府耗资两亿元建成的奥体酒吧街,投入使用仅仅3年,因迎接全运会,2011年被改为绿地。 记者在搜集资料时发现,因每年有20亿平方米的新建面积,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在25年至30年。反观发达国家,英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也达到了74年。 对此次南京绿化带拆除的改造,不少网民认为,由于负责规划的多个部门缺乏沟通,使得城市建设规划缺乏严肃性。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规划重复在专业术语中叫作“多规不协调”,不单单指规划前各个部门缺乏沟通,也指规划实施中,负责子规划的各个部门没有协调:“比方说,城市规划下,水利局负责排水、园林局负责绿化,实施单位各不相同。倘若实施单位间互无协调,城市的道路可能就经常会被拉拉链。” 做规划者像“地下工作者” 究其“不协调”的原因,吴必虎认为,“全世界都是多头管理”,因此多头管理并非矛盾。 “主要还得让公众参与。”吴必虎说。 对一线的城市规划设计师们来说,他们正常的工作时间是早9点到晚23点。繁重的工作下,他们鲜少能与公众交流,公众的意见也很难融入手中的图纸。 而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城市规划开始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2008年,《城乡规划法》实施。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尽管所有规划都必须公示,但目前却大都停留在“理论上”。 对此,吴必虎解释说,虽然城市规划的参与方式非常多,比如说初步方案一出,应该让公众提意见,根据意见完善之后再公示,往往来回好几轮。但我们往往在方案决定后才挂在网上公示。这个时候公众提出的意见一般就不会被接受了。 “规划方案没定之前很少跟公众讲,万一之后的规划涉及拆迁,公示后老百姓要价就高了。因此做规划的人都是秘密参与,跟地下工作者似的。” 而即便规划得以公示,却因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让普通公众直呼“看不懂”。 微博的出现,让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感到,这产生了他从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2011年11月24日,马向明在微博上首发广州西湖路骑楼街将拆的消息,被迅速转发了上千次。“北京路连着西湖路上的一排骑楼,充满生活气息。各位赶紧跟它说再见吧,这里将被拆掉建寺庙。” 这条微博立刻演变成为广州的一项公共议题。“没想到在两周后引爆了广州报纸、电台和电视对西湖路骑楼去留问题的热议。规划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2011年12月7日作出了回应。”马向明在微博上写道。最终,有关部门重新论证、重做规划,未拆除的骑楼也得到保留。 这可能是规划师们第一次意识到了网络聚集民意的巨大力量。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是政府、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