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论文——浅谈胶粘剂的理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胶粘剂论文——浅谈胶粘剂的理论

河北联合大学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2009级 《胶粘剂》课程论文 浅议胶粘剂的理论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分 数 河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医用高分子》成绩评分表 班级 学生姓名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得分 分值 评 分 A B C D E 论文内容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分析归纳合理;结论严谨;论文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 50 45~ 50 40~ 45 35~ 40 30~35 30 参考文献 阅读量,文献检索量,综合分析能力,了解本领域学术动态的程度。 20 18~ 20 16~ 18 14~ 16 12~14 12 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正确,题目与内容相呼应。姓名,学号,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格式符合要求。 30 27~ 30 24~27 21~ 24 18~21 18 总 分 注:发现严重抄袭者,论文总分将按不超过65分处理。 浅议胶粘剂的理论 (河北联合大学机械学院,唐山,063009) 摘要:胶粘剂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具有胶粘连续,重量轻,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胶粘剂近代发展最快,应用行业极广,并对高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日常生活改善有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开发和生产各类胶粘剂,以及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胶粘剂;连接;使用 1.概述 人类使用粘合剂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使用的粘合剂大都来源于天然的胶粘物质,如木汁、血胶、骨胶、石灰、松脂、生漆、桐油等。人们使用胶粘剂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考古发掘中发现,远在5300年前.人类就用水和粘土调和起来,把石头等固体粘接成为生活用具。4000年前我国就利用生漆作胶粘剂和涂料制成器具,既实用又有工艺价值。早期的胶粘剂是以天然物为原料的,而且大多是水溶性的。但是,20世纪以来,由于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天然胶粘剂不论产量还是品种方面都已不能满足要求,因而促使了合成胶粘剂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但将粘合剂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得到真正发展,仅是从上世纪人们合成出酚醛树脂粘合剂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工业的需要,胶粘剂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和发展,1941年由英国Aero公司发明的酚醛—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型结构胶粘剂,牌号为“Redux”,1944年7月用于战斗机主翼的粘结,并获得成功。因此,胶粘剂的信誉大增,在结构件上的应用更加广泛。 粘合剂最早使用是以日用为开始,目前已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粘合剂不但可以粘合性质相同的材料,也可粘合性质不同的材料。它比焊接、铆接和螺钉联接有更多优点,如方便、快速、经济和节能,而且粘合接头光滑,应力分布均匀,重量轻,还有密封、防腐、绝缘等优良性能,在航天、原子能、农业、交通运输、木材加工、建筑、轻纺、机械、电子、化工、医疗、文教和家庭各个方面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深入研究和发展粘合剂是非常必要的。 2.胶粘剂定义 能将同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同质或异质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固化后具有足够强度的有机或无机的、天然或合成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粘剂或粘接剂、粘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 3.胶粘剂的分类 1.按应用方法可分为热固型、热熔型、室温固化型、压敏型等. 2.按应用对象分为结构型、非构型或特种胶. 3.接形态可分为水溶型、水乳型、溶剂型以及各种固态型等. 4.合成化学工作者常喜欢将胶粘剂按粘料的化学成分来分类. 4.胶接作用理论 粘接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涉及的学科广泛,人们相继提出许多理论,用以解释粘接的机理,但至今仍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粘接理论。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论,现简要介绍如下: 1.吸附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粘合剂分子充分润湿被粘物表面并与之达到良好接触,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定距离时,两种分子之间便会产生分子间引力,这种引力与两种分子的极性有关,由于这种吸引力便产生了胶粘作用。粘合力包括表面润湿、粘合剂分子向被粘物表面移动、扩散和渗透,然后粘合剂与被粘物表面形成物理化学结合导致机械结合等一系列过程。表面张力小的物质易润湿表面张力大的物质,所以,为了使被粘物表面易被润湿就需要清洗处理,除去油污等表面张力小的物质,从而使表面张力大的被粘物更好地与粘合剂接触,也可以在粘合剂中加入某些表面活性剂以降低其表面张力,于是粘合剂分子带极性的部分就能向被粘物表面带相反极性的部分移动,当距离达到5×10-10m以下即可发生物理化学结合。这种结合可以通过主价键形式,如电价键、共价键和配位键等化学键,也可以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 2.机械结合理论:该理论认为,粘结力是由于粘合剂渗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